雖然美國積極遊說南韓加入美日主導的飛彈防禦系統中,然而南韓國防部長金寬鎮日前表示,將不會加入美國的飛彈防禦系統,而是將愛國者二型飛彈升級為愛國者三型飛彈,同時自行研發中程與遠程防空飛彈,以開發韓國版本的飛彈防禦系統。
冷戰時期 彈道飛彈技術擴散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V│二火箭可謂彈道飛彈的濫觴,採用慣性導引的V│二火箭攻擊英國本土所造成的損害雖然不如轟炸機,但V│二火箭飛行速度遠超過當時同盟國防空部隊的反應所需時速,因而防不勝防,對盟軍部隊仍造成震撼。納粹德國戰敗後,火箭科學家與技術遭到美、蘇陣營擄獲,因而導致彈道飛彈技術擴散。
美國強化亞太飛彈防禦部署
隨著北韓與伊朗等對美國不友善國家不顧國際反對發展核武與彈道飛彈,為保護美國海外基地與盟邦安全,歐巴馬在二○○九年發表「全球飛彈防禦檢討」(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Review),主張強化全球飛彈防禦能量。
美國在亞太地區飛彈防禦系統以AN/TPY│二長程預警雷達為偵測核心,該雷達可探測距離高達一千公里,同時具備解析度高、戰略戰術機動性好等特點。在攔截的飛彈方面,依據攔截空域包括:低空域愛國者飛彈(PAC│三);愛國者三型升級強化功能飛彈(PAC│三MSE);陸基型中空域攔截飛彈(GMD);由神盾級驅逐艦發射的海基標準三型攔截飛彈(Aegis BMD);高空域戰區飛彈防禦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 ,簡稱THAAD)。
由於所需經費高昂,日本曾一度對加入飛彈防禦系統搖擺不定,然而一九九八年北韓試射大浦洞飛彈飛越日本上空之後,引發日本民眾震撼與不安,決定與美國積極合作,共同推動新一代海基標準三型飛彈的技術研發,並在二○○三年決定引進飛彈防禦系統。
在日本本州北部,美軍將部署一套AN/TPY-二預警雷達,日本也將採購一套預警雷達,同時搭配可隨時移動的「海基X波段雷達」、三十套愛國者飛彈,加上海基標準三型飛彈,美日兩國試圖在東北亞建構嚴密的飛彈防禦網。
為防範北韓飛彈威脅,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在五月二十二日通過國防授權法案,要求提供南韓建構飛彈防禦系統所需技術,以協助南韓具備攔截推進加速階段飛彈的能力,同時要求五角大廈對美日韓三國飛彈防禦合作進行評估,並在六個月內提出報告。
南韓拒入美國飛彈防禦系統意涵
不過,南韓國防部發言人金珉奭五月二十九日在記者會上就美國醞釀南韓加入飛彈防禦系統一事表示毫不知情,並表示不考慮部署。南韓國防部長金寬鎮亦表示,將不加入美國的飛彈防禦系統,而是將愛國者二型飛彈升級為愛國者三型飛彈,同時自行研發中程與遠程防空飛彈,以開發韓國版本的飛彈防禦系統(KAMD)。
南韓之所以不願意加入美國主導的飛彈防禦系統,其原因應有兩點。其一,北韓短程飛彈為主要威脅,儘管南韓面對北韓嚴峻的飛彈威脅,但是主要來自仿冒自前蘇聯的飛毛腿短程戰術飛彈道飛彈,以及最大射程二千五百公里的大浦洞一型彈道飛彈;除此之外,還有部署於北緯三十八度線以北的地對地火箭與逾萬門火砲。
由此可知,南韓媒體與軍方皆認為,美國飛彈防禦系統主要攔截為射程五千五百公里以上的洲際彈道飛彈,並不適用於南韓當前面臨的飛彈威脅,與其花上天文預算加入美國高空域戰區飛彈防禦系統,不如在現有的飛彈防禦基礎與技術上發展適合南韓的飛彈防禦系統。
其二,避免刺激中共。今年三月十二日,美國國防部主管政策規劃的次長米勒(James Miller)在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舉行的研討會中表示,北韓發展飛彈對日本、南韓等盟邦,以及西太平洋美軍基地構成威脅。言下之意,北韓飛彈威脅似乎為美國積極規劃亞太飛彈防禦系統主因。
圍堵中共軍事擴張、保護美國亞太盟邦與基地安全其實才是美國在亞太地區建構飛彈防禦系統的主因。相對地,中共也擔心美國深化戰略圍堵,加速其彈道飛彈發展,形成現代「矛與盾」的競爭。因此,南韓擔心加入美日主導的飛彈防禦系統恐怕會刺激中共,於是決定自主發展飛彈防禦系統。
事實上,南韓仍對中共軍事威脅採取預防措施,南韓在二○一二年向美國爭取將地對地彈道飛彈射程限制延長,由三百公里增長至八百公里。射程延長後,南韓飛彈射程涵蓋整個朝鮮半島,以及大陸東北的部分地區。
依據中共與北韓簽署的《友好互助條約》,一旦朝鮮半島進入軍事作戰狀態,中共必須出兵援助北韓。南韓延長飛彈射程,便可以用飛彈封鎖共軍進入朝鮮半島的通道,打擊大陸與朝鮮半島邊境的物資集結中心和補給線,實行遠距離阻止戰術。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