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國防部九月四日表示,將在二○一五年上半年以美軍第二步兵師團為基礎成立「美韓聯合師團」,在戰時執行對北韓作戰、銷毀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等作戰任務。除此之外,原定二○一五年底移交的朝鮮半島軍事指揮權也將延後轉移。
防範北韓 美韓成立聯合師團
南韓參謀本部與駐韓美軍司令部達成共識,美韓聯合師團以京畿道議政府美軍第二師團為基礎建立,師團本部將暫時坐落在京畿道平澤市。聯合師團長和副師團長分別由美軍二星少將和南韓准將軍銜的軍官擔任,師團三十餘名參謀要員包括具備同等編制的美韓軍方人員。
美韓聯合師團平日由幹部負責師團運作,戰時則改編為人數一萬二千餘人的機械化旅,包括二千名名南韓軍人與一萬名美軍第二師團成員。聯合師團將執行多項戰術任務,其中又以阻止北韓軍隊南下入侵為主要任務。美韓參謀和旅團級以下戰術部隊平時也可以進行聯合演習,有助於加強戰時聯合防衛作戰能力。
除此之外,美韓兩國每年舉行年度「關鍵決斷」(Key Resolve)聯合軍事演習時,美軍都會讓美國本土負責解除大規模毀滅性武器(WMD)威脅的部隊參與演習。因此,美韓聯合師團日後還將負責解除北韓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特殊任務。
兩國聯盟部隊組成聯合師團在全球為首例;南韓國防部認為,南韓軍隊熟悉朝鮮半島地形,並且具有語言方面優勢;美軍則具有豐富的作戰經驗,由此得知,美韓聯合師團的建立是相輔相成,將有利於美韓兩國部隊發揮現有優勢,提升聯合作戰能力。
戰時軍事指揮權延後轉移
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北韓人民軍在蘇聯慫恿下,揮軍南下入侵南韓。同年九月十五日,盟軍指揮官麥克阿瑟率領聯合國部隊從仁川登陸,將北韓入侵部隊趕離南韓境內。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美國與北韓代表在板門店簽署停火協定,由於簽署的並非和平協定,因此意味韓戰只是停火,尚未結束,隨時都有可能再度發生戰爭。
此後,美國與南韓簽署軍事同盟協定、成立聯合司令部,由於韓戰時期聯合國部隊由美軍指揮,因此南韓部隊也在美軍指揮之下,朝鮮半島的平時與戰時的軍事指揮權從此由駐韓美軍司令部控制。冷戰結束後,隨著南韓國力崛起與民族意識抬頭,美軍在一九九四年將朝鮮半島和平時期的軍事指揮權交還南韓政府,但是戰時的軍事指揮權仍由駐韓美軍掌控。
二○○七年,盧泰愚執政期間,美韓兩國達成共識於二○一二年四月十七日將朝鮮半島戰時的軍事指揮權交還南韓,並解散美韓聯合司令部,南韓部隊由國防部與參謀本部指揮。朝鮮半島戰時軍事指揮權移交後,南韓負擔駐韓美軍費用將從百分之四十提高到百分之五十。
不過,隨著近年來窮兵黷武的北韓不斷透過「戰爭邊緣」策略對鄰國文攻武嚇以維持政權發展,並發動延坪島砲擊與擊沉南韓巡邏艦天安艦等軍事挑釁行動,讓首爾方面認為仍無法對付捉摸不定的北韓金家政權,因此,希望駐韓美軍司令部暫緩交還戰時軍事指揮權。二○一○年六月,時任南韓總統李明博與美國總統歐巴馬舉行領袖會談,商定將移交時間推遲到二○一五年底。
二○一三年,美韓決定二○一五年將作戰指揮權交還南韓,卻由於北韓頻頻試射飛彈與發展核武等挑釁行為,南韓方面還是希望能將移交時間延後。今年四月二十五日,美國總統歐巴馬訪問南韓,與南韓總統朴槿惠會談後,商定重新考慮移交作戰權的時間。南韓官方媒體聯合通訊社報導,南韓願意將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時間推遲八年左右。
美韓軍事同盟從夥伴關係發展
美韓聯合師團的成立象徵著在面對中共崛起與北韓軍事威脅下,美韓軍事同盟關係的改變。過往美韓同盟關係中,長期由美國指揮發號施令,南韓只需服從。但是隨著南韓經濟發展使國力增強、國防自主建設有成,南韓希望擺脫在軍事上對美國的高度依賴。
另一方面,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推展「戰略東移」以因應未來的戰爭威脅,並逐步將戰略重心由歐洲移往亞太地區,特別是東北亞地區。然而隨著全球反恐戰爭的進行、美國國防預算因為經濟衰退而遭到刪減等因素,美國希望亞太盟邦能負擔更多防衛責任、展現自我防衛決心。
基於上述因素,美韓軍事同盟由主從關係逐步轉變為夥伴關係。在南韓展現自我防衛決心的同時,美國也將駐韓美軍司令部與基地往南遷移,撤到漢江以南的烏山、京畿道平澤市等地區,駐韓美軍基地在二○一一年從四十一個減至二十三個,駐韓美軍人數也減少至三萬人左右。不過,在此同時,五角大廈也投入一百一十億美元經費提高駐韓美軍的機動作戰能力。
結語
面對北韓的軍事威脅,雖然南韓希望駐韓美軍能夠暫緩交出軍事指揮權,但是不可否認,美韓聯合師團的成立象徵兩國軍事同盟關係由主從變為夥伴關係,不僅改變在美韓軍事同盟中,南韓長期所處的「只需服從」狀態,亦有助於平息南韓國內輿論的不滿;另一方面,美國也藉此擺脫「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的責任,將有限的兵力與國防預算轉用於因應中共軍事威脅與澆不熄的全球恐怖主義火苗。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