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共與俄羅斯軍機頻頻在日本周邊空域出沒,日本防衛省擬以P-1海上巡邏機為基礎,自行研發新一代早期空中預警機,以取代美製的E-2C鷹眼式(Hawkeye)空中預警機。
俄軍機頻出沒 日俄關係惡化
為爭奪朝鮮半島與中國東北地區控制權,日本與俄羅斯在一九○四年爆發日俄戰爭,日本 打敗帝俄後取得東北亞軍事優勢,並取得在朝鮮半島、中國東北駐軍的權利,不只令俄國的擴張受阻,也增添日本軍國主義向亞洲擴張的野心。二戰直到結束前夕, 蘇聯才對日本宣戰,不僅坐收駐紮偽滿洲國的關東軍被中華民國國軍擊潰漁人之利,更占領日本北方齒舞、色丹、國後與擇捉等四島(俄國稱為南千島群島)。
冷戰期間,由於日本與蘇聯分屬不同陣營,因而鮮少交流,日本並在北海道部署戰機與坦克防範蘇聯入侵,除此之外,北方四島問題更阻礙雙邊關係發展。冷戰結束 後雙方關係轉趨緩和,為了換取援助,俄羅斯方面表示北方四島中的齒舞、色丹兩島「可以有談判空間」。蒲亭上任後抱持相同立場,但隨著俄羅斯經濟復甦後,蒲 亭對國後、擇捉兩個島嶼主權的態度轉趨強硬。
二○一四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後,日本跟隨美國腳步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使得原本和緩的日俄關係轉趨惡化。另一方面,俄羅斯國力復甦後,戰略空軍恢復空中巡邏,多次逼近日本領空,逼得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必須升空攔截,令日本不安且迭有微詞。
釣魚台問題 日「中」關係緊張
中共與日本在一九七二年建立正式外交關係,雖然兩國以官方為主導積極發展兩國關係,但是長期以來卻呈現經濟熱、政治冷的現象。影響中共與日本關係發展的政 治因素包括釣魚台、慰安婦、靖國神社、臺灣等問題,同時隨著日本右派勢力興起與中共軍事威脅擴增,使得日「中」雙方呈現潛在的敵對關係。
近二年來,中共與日本關係急速惡化,主因源自於日本野田佳彥政府在二○一二年九月宣布收購釣魚台(日本稱為尖閣諸島)三個島嶼,片面將釣魚台「國有化」。 為了「報復」日本對釣魚台與周邊海域的行政權,中共在二○一三年十一月片面宣布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中共軍機與船艦更頻頻靠近釣魚台周邊海空域,二○一四 年五、六月,中共戰機曾多次與日本航空自衛隊「異常接近」。
日本防衛省指出,二○一三年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升空攔截中共軍機的次數超過八 百次,創下冷戰結束後年度最高紀錄。為了因應威脅,日本防衛省於二○一四年度防衛預算斥資十三億日圓在沖繩建立飛行監視隊,將駐守青森縣三澤基地的六架 E-2C空中預警機部署在那霸基地,以加強監控中共軍機動態。
防衛領空 日擬自行研發預警機
一九七六年九月六日,蘇聯飛 行員別連科中尉駕駛一架MiG-25戰機迫降在日本北海道函館,在他投誠的過程中,日本航空自衛隊派出攔截的F-4戰機沒有偵測到目標,日本防衛廳因而決 定引進空中預警機。一九七九年與美國簽約採購十三架E-2C預警機,並於一九八三年服役;二○○○年全機隊陸續提升為鷹眼二○○○的標準,目前部署在三澤 基地的六○一飛行隊與那霸基地的六○三飛行隊。
除了E-2C預警機之外,日本航空自衛隊還擁有四架E767空中預警機,該型機以波音 767-200ER為平台搭載空中警報控制系統(AWACS),性能相當於美軍現役的E- 3空中預警機,具備戰場指揮、管制能力。美軍的E-3預警機以波音707為載台,不過由於707型早已停產,因此日本在研發時改以波音為 767-200ER平台研發。航空自衛隊E767預警機則於西元二○○○年服役。
隨著中共與俄羅斯軍機頻頻逼近日本領空、發展具備雷達匿 蹤能力戰機,加上現有E-2C機隊服役已長達三十年等因素,因此急於尋找預警機接替機種。日本防衛省已要求財務省在二○一五年四月開始的會計年度,提供首 筆八○○○萬日圓經費,用於製作模型機。防衛省企劃人員希望在二○二○年代中期前,完成配備先進偵察雷達飛機的研發計畫,以取代E-2C預警機。
防衛省計畫與民間企業合作,以自製的P-1海上巡邏機為基礎,搭載自產的雷達系統,研發日本版的早期空中預警機。不過,日本研發P-1的十二年間共投入了二千五百二十八億日圓,如果還要開發新的空中預警機,經費來源恐怕將是難題。
中共擴軍引爆軍備競賽
中共自鄧小平時期實施改革開放以來,每年國防預算幾乎都以二位數成長做為軍事現代化用途,中共推動軍事現代化的動機,表面上為因應潛在的臺海爭端、南海與東海衝突,以及擴張海外影響力,實際上寓含著「主導東亞局勢」,以圖稱霸世界野心。
然而,中共軍事現代化發展欠缺透明度,更因為在民族主義高漲支持下,屢屢以強勢手段處理南海與東海主權爭端,令周邊鄰國感到寢食難安。日本近年來宣布採購 四十二架F-35A隱形戰機與自行研發空中預警機,便是對中共軍事威脅劇增的因應措施。但是隨著中共與日本都加速軍事投資,南韓在腹背受敵下必然增加軍事 採購加以應對,這種不斷循環的軍備擴張競賽,增添了東北亞這個火藥庫爆發衝突的風險。
俄軍機頻出沒 日俄關係惡化
為爭奪朝鮮半島與中國東北地區控制權,日本與俄羅斯在一九○四年爆發日俄戰爭,日本 打敗帝俄後取得東北亞軍事優勢,並取得在朝鮮半島、中國東北駐軍的權利,不只令俄國的擴張受阻,也增添日本軍國主義向亞洲擴張的野心。二戰直到結束前夕, 蘇聯才對日本宣戰,不僅坐收駐紮偽滿洲國的關東軍被中華民國國軍擊潰漁人之利,更占領日本北方齒舞、色丹、國後與擇捉等四島(俄國稱為南千島群島)。
冷戰期間,由於日本與蘇聯分屬不同陣營,因而鮮少交流,日本並在北海道部署戰機與坦克防範蘇聯入侵,除此之外,北方四島問題更阻礙雙邊關係發展。冷戰結束 後雙方關係轉趨緩和,為了換取援助,俄羅斯方面表示北方四島中的齒舞、色丹兩島「可以有談判空間」。蒲亭上任後抱持相同立場,但隨著俄羅斯經濟復甦後,蒲 亭對國後、擇捉兩個島嶼主權的態度轉趨強硬。
二○一四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後,日本跟隨美國腳步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使得原本和緩的日俄關係轉趨惡化。另一方面,俄羅斯國力復甦後,戰略空軍恢復空中巡邏,多次逼近日本領空,逼得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必須升空攔截,令日本不安且迭有微詞。
釣魚台問題 日「中」關係緊張
中共與日本在一九七二年建立正式外交關係,雖然兩國以官方為主導積極發展兩國關係,但是長期以來卻呈現經濟熱、政治冷的現象。影響中共與日本關係發展的政 治因素包括釣魚台、慰安婦、靖國神社、臺灣等問題,同時隨著日本右派勢力興起與中共軍事威脅擴增,使得日「中」雙方呈現潛在的敵對關係。
近二年來,中共與日本關係急速惡化,主因源自於日本野田佳彥政府在二○一二年九月宣布收購釣魚台(日本稱為尖閣諸島)三個島嶼,片面將釣魚台「國有化」。 為了「報復」日本對釣魚台與周邊海域的行政權,中共在二○一三年十一月片面宣布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中共軍機與船艦更頻頻靠近釣魚台周邊海空域,二○一四 年五、六月,中共戰機曾多次與日本航空自衛隊「異常接近」。
日本防衛省指出,二○一三年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升空攔截中共軍機的次數超過八 百次,創下冷戰結束後年度最高紀錄。為了因應威脅,日本防衛省於二○一四年度防衛預算斥資十三億日圓在沖繩建立飛行監視隊,將駐守青森縣三澤基地的六架 E-2C空中預警機部署在那霸基地,以加強監控中共軍機動態。
防衛領空 日擬自行研發預警機
一九七六年九月六日,蘇聯飛 行員別連科中尉駕駛一架MiG-25戰機迫降在日本北海道函館,在他投誠的過程中,日本航空自衛隊派出攔截的F-4戰機沒有偵測到目標,日本防衛廳因而決 定引進空中預警機。一九七九年與美國簽約採購十三架E-2C預警機,並於一九八三年服役;二○○○年全機隊陸續提升為鷹眼二○○○的標準,目前部署在三澤 基地的六○一飛行隊與那霸基地的六○三飛行隊。
除了E-2C預警機之外,日本航空自衛隊還擁有四架E767空中預警機,該型機以波音 767-200ER為平台搭載空中警報控制系統(AWACS),性能相當於美軍現役的E- 3空中預警機,具備戰場指揮、管制能力。美軍的E-3預警機以波音707為載台,不過由於707型早已停產,因此日本在研發時改以波音為 767-200ER平台研發。航空自衛隊E767預警機則於西元二○○○年服役。
隨著中共與俄羅斯軍機頻頻逼近日本領空、發展具備雷達匿 蹤能力戰機,加上現有E-2C機隊服役已長達三十年等因素,因此急於尋找預警機接替機種。日本防衛省已要求財務省在二○一五年四月開始的會計年度,提供首 筆八○○○萬日圓經費,用於製作模型機。防衛省企劃人員希望在二○二○年代中期前,完成配備先進偵察雷達飛機的研發計畫,以取代E-2C預警機。
防衛省計畫與民間企業合作,以自製的P-1海上巡邏機為基礎,搭載自產的雷達系統,研發日本版的早期空中預警機。不過,日本研發P-1的十二年間共投入了二千五百二十八億日圓,如果還要開發新的空中預警機,經費來源恐怕將是難題。
中共擴軍引爆軍備競賽
中共自鄧小平時期實施改革開放以來,每年國防預算幾乎都以二位數成長做為軍事現代化用途,中共推動軍事現代化的動機,表面上為因應潛在的臺海爭端、南海與東海衝突,以及擴張海外影響力,實際上寓含著「主導東亞局勢」,以圖稱霸世界野心。
然而,中共軍事現代化發展欠缺透明度,更因為在民族主義高漲支持下,屢屢以強勢手段處理南海與東海主權爭端,令周邊鄰國感到寢食難安。日本近年來宣布採購 四十二架F-35A隱形戰機與自行研發空中預警機,便是對中共軍事威脅劇增的因應措施。但是隨著中共與日本都加速軍事投資,南韓在腹背受敵下必然增加軍事 採購加以應對,這種不斷循環的軍備擴張競賽,增添了東北亞這個火藥庫爆發衝突的風險。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