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在九月放寬對東北部阿魯納恰爾邦有爭議邊界一百公里範圍內,修建道路和軍事設施的限制,以花費六十五億元預算加快修建六千公里道路。然而印度的這項舉動引發中共方面的不滿,兩方邊界爭議恐將再起波瀾。
邊界劃定「中」印各持己見
元朝統治中國時期,蒙古部隊將西藏征服,並設立宣政院管理全國佛教事物與軍事管理西藏。元朝遭到推翻後,繼承政權的明朝與清朝都繼續統治西藏。清朝遭到推翻後,西藏地方政府驅逐清駐藏官員與所有駐軍後宣布獨立,當時的國民政府則立即稱擁有西藏主權。
為了經營貿易,統治印度的英屬印度政府、西藏地方政府與中華民國政府於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四年間在西拉姆舉行會談。英國與西藏政府同意根據「麥可馬洪線」(McMahon Line)將喜馬拉雅山以南劃為印度領土,遭到國民政府反對,不承認英、藏政府領土主張。
麥可馬洪線為英國探險家量測印度時,劃定西藏與英屬印度的界線,以英國外交官亨利.麥可馬洪為名。不過,麥克馬洪線並非一條劃在分水嶺上的邊界線,全線有七處被河流穿越。簡單來說,麥可馬洪線是一條牽強附會和粗製濫造的邊界線,各國對該線理解不同,所以西拉姆會議也為日後「中」、印衝突與西藏問題埋下伏筆。
「中」印邊界長約二千公里,分為西、中、東三段。一九四七年印度獨立與一九四九中共「建政」後,印「中」邊界矛盾因而擴大。印度軍隊占領東段,「中」方稱為藏南的領土(印度稱為阿魯納恰爾邦),面積約八‧三萬平方公里;西段阿克塞欽地區,面積三‧七萬平方公里,目前由中共所占領。
邊界與西藏問題引爆戰爭
面對領土爭議,印、「中」雙方抱持不同立場,北京方面主張透過談判協商尋求妥協;印度立國以來不承認有領土爭端,也不主動透過談判達成妥協,並將爭議土地都劃入領土。
西藏問題也是印、「中」爆發導火線的因素之一,由於文化和貿易方面的聯繫,使得印度認為對西藏存在特殊利益;在地理位置上,西藏位處中國與印度之間,印度視西藏為兩國之間的緩衝地帶,因此當共軍進入西藏後,被印度視為入侵者。
一九五九年三月十日,西藏爆發抗暴活動,反對中共統治,中共隨即派兵鎮壓,西藏宗教領袖及其數千名追隨者逃往印度,並得到印度政府庇護,此舉卻引發了北京方面的憤怒和指責。另一方面,中共一直試圖控制喜馬拉雅山山口來阻止藏民和難民進入印度,以及游擊隊趁機進入西藏發動襲擊。
一九六二年六月,印、「中」爆發長達近五個月的邊界戰爭,中共雖然在戰爭中大敗印度部隊,但是由於當時中共與蘇聯交惡,因此印度獲得莫斯科支持,美國也支持印度圍堵中共,同時由於戰線位處高海拔地區,補給不易等因素,共軍最後撤回麥可馬洪線之後,領土爭議仍舊持續至今。
發展軍備印視「中」為主要敵人
在經歷過三次對巴基斯坦戰爭與印、「中」邊界戰爭之後,印度逐步建立壓巴抗「中」的軍事戰略,意即在一切軍事方面超越宿敵巴基斯坦,另一方面建立必要的嚇阻手段與反制措施對抗中共軍事威脅。印度除建立數量龐大的陸海空三軍部隊外,更打造戰略核威嚇部隊,一九九八年夏季一連串核試爆後,印度政府在八月十七日發表核原則草案,宣布建立陸基彈道飛彈、核潛艇與戰略轟炸機的三位一體核威嚇力量。
在邊界防衛上,印度原本將百分之五十兵力部署於印巴邊界、百分之二十部署於印、「中」邊界,不過隨著巴基斯坦政治與經濟爆發危機導致國力衰退,以及中共軍力增強等因素,印度開始加強對印、「中」邊界的防衛工作。
二○一四年九月,印度放寬對東北部阿魯納恰爾邦有爭議邊界一百公里範圍內修建道路和軍事設施的限制,以花費六十五億美元之預算加快修建六千公里道路,印度更將在邊界上新建五十四個哨站。
另一方面,一九九八年核試後,美國宣布對印度實施制裁,但是隨著印度經濟崛起與圍堵中共等因素,時任美國總統的小布希任內開始與印度洽談簽署民用核能協議,並放寬對印度武器輸出限制。為強化邊境部隊運輸能力,印度軍方分別在二○○七與二○一三年共採購十二架C-一三O力士型運輸機、二○一一年採購十架C-十七環球霸王III式(Globemaster III)戰略運輸機。
據統計,為對抗巴基斯坦與中共,印度自二○○八年起花費一百億美元向美國採購先進武器,除運輸機外,還包括二十二架AH-六四阿帕契(Apache)攻擊直升機、十五架CH-四七契努克式(Chinook)運輸直升機與八架P-八I海神式(Poseidon)海上巡邏機等。
印、「中」競合並存將持續
印度宣布在阿魯納恰爾邦邊界興建公路正值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印度,與印度新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討論貿易平衡之際,因而引發中共不滿。這種既合作又對抗的態勢正是近年來印、「中」關係發展的最佳寫照。
新德里政府希望與中共合作,以縮短逐年擴大的貿易逆差,並由陸資企業協助基礎建設發展,但是另一方面,兩國邊界問題經過十七輪會談仍無結果,邊界衝突時有所聞,印度也對中共海軍進入印度洋感到憂慮,使得雙邊軍事對峙局勢仍舊持續。由此可見,在短期之內,中共與印度「之間既合作又對抗」的態勢並不會有所改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