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伊斯蘭國動亂看庫德族悲歌

 伊斯蘭極端組織伊拉克與黎凡特伊斯蘭國(英文簡稱ISILISIS)6月底宣布建政,並將組織名稱改為「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後,不只占領伊拉克與敘利亞部份領土,還向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進逼。在伊斯蘭國擴張的過程中,更殘忍殺害庫德族軍人與平民,讓庫德族千年悲歌再添一筆。

庫德民族起源
   庫德族是中東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相傳是古代米底亞人的後代,是中東地區僅次於阿拉伯、突厥和波斯的第四大民族。庫德人從西元前2000年就一直都在稱為庫德斯坦(Kurdistan)的山區活動,庫德斯坦字面的意義為「庫德人的土地」。庫德人過去都過著遊牧式生活,後來不斷向周邊地區擴散,並試圖建立獨立國家。

  簡而言之,庫德斯坦是一個模糊、不確切的地理區域,面積無法確切統計。隨著歷史的變遷,庫德斯坦經過許多不同民族的統治。西元7世紀,伊斯蘭教在阿拉伯世界興起,東起克什米爾,西到西班牙,北自土耳其,南到阿拉伯半島上的葉門,都成為阿拉伯伊斯蘭帝國的領土。因此從西元7世紀起,所有的庫德族人也跟著皈依伊斯蘭教。信奉伊斯蘭教的庫德人多數為遜尼派穆斯林,少數為什葉派穆斯林(包括阿拉維派和十二伊瑪目派),另有部分庫德人信奉雅茲迪教派、阿里伊拉希教派等其他宗教。

   庫德人使用庫德語屬於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庫德語有兩種書寫方式,在伊拉克和伊朗主要用阿拉伯字母書寫,在土耳其和敘利亞主要用拉丁字母書寫,雖然兩種書寫方式相通,但因為長久的分隔,使得兩種語言在用詞方面已開始有顯著不同。庫德人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敘利亞、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等6個國家。上述這些國家為了避免激起國內民族主義浪潮,不願公布國內庫德人口確切數字,因此並沒有詳細統計數字,一般認為庫德總人口約在2000萬人左右。

各國庫德人概況
一、 土耳其
    土耳其東南部的庫德斯坦是庫德族人的大本營,全球2000多萬的庫德族人口中,超過半數居住在此地區。雖然土耳其庫德人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化,但是土耳其政府卻始終認為,這些庫德人是住在山區的土耳其人。在土耳其的人口調查中,土耳其政府不准任何人把自己歸為庫德人,也不以庫德人來稱呼他們,身份證上更不允許「庫德人」字樣出現。雖然庫德人不像亞美尼亞人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時遭到種族屠殺,但是庫德人和土耳其人之間的矛盾衝突卻一直存在。尤其是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之後,這個新成立的國家並沒有給予土耳其民族之外的少數民族生存空間,使得庫德人開始尋求激進手段爭取獨立。
   阿卜杜拉·奧賈蘭(Abdullah  Ocalan)等庫德族大學生於1974年組成安卡拉高等教育民主愛國協會,後來逐漸走向馬克斯主義路線,開始吸收庫德族中下階層人士參加,特別是勞工階級,並於1978年演變成為庫德工人黨 (PKK)。庫德工人黨於1984年開始採取暴力手段爭取獨立,不惜對軍事目標和平民發動攻擊,20年來至少有4萬人死於衝突,其中多數為土耳其平民,庫德工人黨因而被美國國務院、北約與歐盟列為恐怖組織,1980年代也是土耳其政府鎮壓庫德獨立運動最高峰,高達8萬人遭到土國逮捕。奧賈蘭於1998年在肯亞被捕,雖然遭到終身監禁,但是奧賈蘭仍常於監獄發號司令。
  土耳其境內的庫德人也經常成為土耳其政府與周邊國家外交角力的籌碼。1991年波斯灣戰爭期間,土耳其政府允許美軍利用境內基地對伊拉克發動軍事攻擊。波灣戰爭結束後,美國默許安卡拉政府掃蕩境內庫德族分子,迫使庫德族人逃往伊拉克北部禁航區。19969月,伊拉克海珊部隊進入禁航區攻擊反海珊政權的庫德族人,又有大批庫德族人試圖越界逃往土耳其。土耳其方面為了阻止庫德族人入境,因而在美國默許下企圖在伊拉克北部與土耳其邊界處設立15公里的「安全區」,把庫德族問題丟給伊拉克解決。
不過,土耳其這項做法等於是分裂伊拉克國土,周邊阿拉伯國家也擔憂伊拉克的分裂會造成波斯灣地區的不安,因而強力反對。因此,土耳其庫德族人不只無法獨立,在周邊國家角力下仍舊生活在戰火與流離顛沛中。
二、 伊拉克
    伊拉克在一戰之後成為英國殖民地,並於1932 年開始爭取獨立,為牽制伊拉克獨立運動,英國人激發北部的庫德人民族主義,不過庫德人的反伊拉克起義在短短幾個月內就遭到鎮壓。二戰期間,伊拉克權力的真空被庫德武裝所利用,一場由穆斯塔法·巴爾扎尼(Mustafa Barzani)領導的起義在伊拉克北部爆發,並最終控制了庫德地區。不過。二戰結束後,伊拉克重新征服北部的庫德地區,·巴爾扎尼被迫流亡伊朗。

   1958年伊拉克獨立後,庫德獨立運動更是遙遙無期。兩伊戰爭期間,庫德族曾藉機發動內戰爭取獨立,遭到伊拉克政府用化武殘忍回應,但是當時西方國家支持伊拉克對抗伊朗,因而沒有對海珊政府加以譴責。之後,為了阻止庫德族發動武裝攻擊,伊拉克政府決定給予伊北境內庫德族自治權,庫德族開始組成政黨,最主要兩個政黨為庫德民主黨(KOP), 由庫德族英雄巴爾扎尼所領導;另一個庫德愛國聯盟(PUK)由庫德最大民族運動者塔拉巴尼(Jalal Talabani)領導。然而在1994年開始,兩個政黨因為石油利益分配不平,因而爆發戰鬥。庫德民主黨因而在19968月向海珊求援,伊拉克政府於831日派兵支援,雖然美國後來以伊拉克部隊進入禁航區為由發動空襲,但是海珊部隊仍將庫德愛國聯盟趕離伊拉克,逃往鄰國伊朗與土耳其。
   2003年,美軍入侵伊拉克推翻海珊政權。2005年,伊拉克新憲法頒布實施,新憲法規定庫德斯坦作為聯邦制的一部分存在,使用阿拉伯語和庫德語兩種官方語言。但是效忠海珊的遜尼派分子與伊斯蘭國好戰分子不承認伊拉克新政府,對伊拉克政府與境內400萬庫德族人發動武裝襲擊。

三、 伊朗
    居住在伊朗西部的庫德族人約500萬人。1501 年伊朗建立沙法威王朝與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爭霸,此時兩大帝國為對付對方都討好庫德族人,因而在伊朗境內享有半自治權。巴爾扎尼逃往伊朗後,1945年在蘇聯支持下在伊朗西北部馬哈巴德建立庫德族共和國,然而這個國家其實被蘇聯所控制。不過,1946年蘇聯依據雅爾達會議內容撤離伊朗,庫德族共和國也隨即被伊朗所滅亡。
   目前伊朗境內最主要的庫德族政黨包括伊朗庫德民主黨(KDPI)與伊朗庫德勞動組織,前者主張建立庫德斯坦民主共和國,後者採取共產主義路線,兩者由於意識形態的不同,至今仍無法合作,爭取建立庫德共和國。
  

庫德族戰士成對抗伊斯蘭國先鋒部隊
   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中國大陸稱為奧巴馬)88日授權美軍對伊斯蘭國軍事設施進行空襲,在945日的北大西洋高峰會期間,與會北約國家達成共同對抗伊斯蘭國的共識,包括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丹麥、波蘭、土耳其、加拿大,以及非北約成員國澳洲都同意打擊伊斯蘭國,但是在經歷長年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後,美國與北約國家都只願意採取空襲伊斯蘭國的有限度作戰模式,不願意派遣地面部隊前往衝突地區掃蕩伊斯蘭國分子。
   伊拉克安全部隊雖有12萬人,且接受美國訓練與援助,但是伊拉克政府貪腐嚴重、部隊士氣低落,面對伊斯蘭國的3萬名戰士因而顯得不堪一擊,讓伊斯蘭國不到半年就控制了伊拉克北部與西部大多數領土,並在敘利亞境內發動攻勢。國際社會只有將地面掃蕩的重責大任寄託在前線與伊斯蘭國作戰的庫德族戰士身上。為了強化庫德族戰士對抗伊斯蘭國的實力,包括法國、義大利、英國、德國、英國等國都提供武器援助。
   伊斯蘭國在824日攻占敘利亞東北部拉卡省(Raqqa)的塔布卡(Tabqa)空軍基地後,等於宣告拉卡省全部淪陷,這是伊斯蘭國完全控制的第一個敘利亞省分。伊斯蘭國好戰分子獲得鼓舞在敘利亞境內發動更猛烈攻勢,10月份開始攻擊庫德族城鎮科巴尼(Kobane),科巴尼位處敘利亞北部阿勒坡省(Aleppo),毗鄰與土耳其接壤的邊境。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外電報導,科巴尼的庫德族遭受伊斯蘭國化武攻擊,由於敘利亞化武已於2013年底前遭到銷毀,因此化武可能來自於伊拉克廢棄的化武儲存場所流出。伊拉克官員曾於2014年夏天致函聯合國表示,仍留在穆塔納國家機構(Muthanna State Establishment)的棄置化武包含沙林毒氣等,該廠址於1980年代與1990年代初期負責製造化武,目前落入伊斯蘭國好戰分子手中。
   為了避免庫德族人遭受殘殺,美國領軍的西方國家開始對科巴尼周邊的伊斯蘭國發動空襲;另一方面,科巴尼守軍也獲得援軍增援,150名伊拉克庫德族軍隊攜帶重型武器抵達柯巴尼,協助敘國境內庫德族同胞抵禦伊斯蘭國攻擊,敘利亞自由軍(Free Syrian Army)也在土耳其同意下,1029日從土耳其越界前往科巴尼增援庫德族部隊。
   美軍也對科巴尼遭圍攻的庫德族部隊提供援助,督導中東地區作戰的美軍中央司令部U.S. Central Command)在1020日表示,美軍C-130運輸機空投了27箱物資與武器,不過五角大廈坦承部分物品空投過程中被風吹到伊斯蘭國占領地區,讓伊斯蘭好戰分子免費笑納這些武器。歐巴馬118日授權國防部增派1500名美軍到伊拉克,但是這批美軍不會參與地面作戰,主要任務為協助訓練伊拉克與庫德族部隊。

結語
  雖然科巴尼的庫德族獲得援軍,但是土耳其與伊拉克政府仍對庫德族有所戒備。科巴尼由民主聯盟黨(PYD)負責防守,由於民主聯盟黨與庫德族工人黨意識形態相同,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表示伊斯蘭國、民主聯盟黨與庫德族工人黨都是恐怖組織,所以土耳其政府認為科巴尼的戰爭不過是兩個恐怖組織之間的鬥爭。這也是為何伊斯蘭國猛攻科巴尼,土耳其政府選擇壁上觀的原因。

  伊拉克北部的基爾庫克(Kirkuk)是歷史上庫德族的首都,雖然伊拉克新政府同意庫德族建立自治區,但是基爾庫克靠近油田所以把它屏除在庫德自治區之外。在伊斯蘭國建政之後,基爾庫克守軍落荒而逃,庫德軍隊得以重新進入基爾庫克。除此之外,伊斯蘭國靠在黑市賤賣占領區內原油賺進大筆鈔票,而庫德族卻是買家之一,伊斯蘭國的石油更透過庫德族的石油輸送管線運輸,不得不讓伊拉克政府懷疑庫德族與伊斯蘭國有掛勾,兩者之間沒有差別。


   由此可見,中東地區的庫德族人雖然與6個統治國家的信仰相同,但仍保有自己的語言、文化與生活方式,散居6國的庫德族都組了政黨,試圖團結起來爭取建立自己的國家,但統治國政府以領土完整不可分割為理由加以阻止,加上對於庫德族的不信任,讓庫德族人要建立獨立國家始終是個難圓的夢。

本文刊登於尖端科技雜誌2014年12月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