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集團電腦系統日前遭到駭客入侵,導致大量商業機密外洩,美國政府指控網路入侵行動為北韓駭客所為,目的為報復索尼影業拍攝的喜劇電影《名嘴出任務》劇情內容嘲弄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還在劇情中殺死金正恩。美國政府的指控也讓國際社會再一次關注北韓網路部隊的發展;2014年12月22日,北韓網路無預警斷線,各界因而懷疑為美國的報復措施,一場美國與北韓之間的非傳統戰爭就此引爆。
網路戰 新世紀毀滅性武器
在數位時代,全球各經濟體具有全球化與互相連通的特性,新興經濟體間更高度倚賴資訊技術與數位通訊,網路更弱化了傳統認知的國界邊防,使得有心人士對國家組織與企業發動惡意的網路攻擊,讓國際之間的資安事件層出不窮,防不勝防。
長期以來,資訊安全專家不斷警告,國與國之間將會發生類似珍珠港事件般的大規模網路突襲。2007年4月,前蘇聯加盟國愛沙尼亞發動「去俄國化」運動,引發俄羅斯不滿,愛沙尼亞連續3個星期遭受到大規模網路攻擊,俄羅斯政府就被懷疑是網路攻擊的幕後主使者。
愛沙尼亞網路戰被軍事專家視為第一場國家層次的網路戰爭,類似的大規模網路戰攻擊,可以瞬間威脅一個國家的國防、內政、外交、財經以及公共衛生等,迫使各國從此之後加強資訊安全防範工作。儘管如此,對國家組織與企業發動的惡意網路攻擊次數並沒有因而減少。
有鑑於此,為了打擊網路犯罪、防範網路恐怖主義,許多國家在刪減國防經費的同時,卻保留專款作為資訊作戰的經費,並在情治單位、軍方與警界相繼成立網路戰與網路犯罪防範部門。
北韓利用網軍彌補劣勢
北韓人民軍雖然號稱擁有120萬大軍,但是國家經濟嚴重衰敗、長期面臨國際社會武器禁運制裁,使北韓在傳統軍力與鄰國相比顯得殘破不堪,只能發展核武與網路部隊威脅鄰國。
從1986年起,北韓在金日成軍事綜合大學培訓電腦專業人員,學制為5年。近20多年來,這所大學每年為北韓部隊培訓約100名高級電腦人才,他們集中接受電腦程式語言、情報傳送體系、暗號開發、駭客技術等專業技能的學習和訓練。北韓在2008年10月首次進行邏輯炸彈試驗,邏輯炸彈是一種含有惡意代碼的電腦程式,在某些事件或在某個預設的時間點就會自動執行,能夠導致電腦當機、資料數據被刪除等損失。
根據逃離北韓的人民(脫北者)透露,北韓網軍人數可能超過3000人,這些資訊戰精英由隸屬於偵察總局的第121局所指揮。由於北韓網軍從小就接受國家培養,所以資訊戰能力並不輸歐美駭客,美國對網路威脅的國家評比中,曾將北韓列為第8名。
脫北者指出,北韓駭客學成之後,會被分配到不同的組別,以攻擊特定國家,如果有必要,北韓還會將這些駭客送至特定國家臥底,以學習語言與文化,其長期目標為癱瘓美國與南韓等敵國的水電系統等。
美設司令部統籌資訊作戰
作為網際網路的誕生國,美國自然不會忽視網路作戰的功效。為了統籌網路作戰,美國國防部於2009年6月成立隸屬於戰略司令部的網路戰司令部,並於隔年5月正式運作,其職責為發動網路軍事行動及保護軍方電腦系統。
美軍網路戰司令部由陸軍網路戰司令部、海軍網路戰司令部、海軍陸戰隊的網路空間司令部與空軍第24空軍等4個軍種所組成。成立初期僅有1000名成員,年度預算12億美元,不過到了2013年擴編至5000人,年度預算高達34億美元。
網路戰司令部首任司令亞歷山大將軍2013年在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表示,該司令部將增加40支網路隊伍,其中13支將在美國網路遭受攻擊時,對入侵者發動反擊,預計2015年擴編完成,為了防止國家與恐怖組織利用網路發動攻擊,網路戰司令部將加速發展攻擊性網路武器。北韓網路連續4天不穩定,甚至斷線,一般認為,可能為美軍網路戰司令部發動的懲罰性攻擊。
結語
簡而言之,北韓與美國因為電影《名嘴出任務》之間爆發的網路戰純屬面子之爭,北韓不甘心被神化的國家領袖遭到嘲弄,美國不願看到北韓駭客對企業網路為所欲為,所幸雙方沒有更進一步擴大網路戰的意圖。
從另一方面思考,美國網路安全公司報告也指出,共軍旗下也設立有「六一三九八」之類的網軍部隊,專責竊取西方國家企業與政府機密,因此國人應當特別專注維護資訊安全,避免讓駭客有可乘之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