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國家高峰會議4月10日在巴拿馬市開幕,美國總統歐巴馬和古巴總統勞爾.卡斯楚在會中互相寒暄和握手。歐巴馬這個「破冰之握」舉動象徵美古關係融冰,歐巴馬14日進一步通知美國國會將古巴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除名。
後院共產政權 美國憂慮
19世紀初期,隨著西班牙王國國力的衰退,拉丁美洲遭受西班牙殖民的國家相繼獲得獨立,1823年美國門羅總統在國會發表演說,要求歐洲國家不能再度殖民美洲與干涉美洲事務,這項「門羅宣言」等於宣告美國將拉丁美洲視為「後院」。
1959年1月,菲德爾‧卡斯楚率領革命軍推翻親美的古巴巴蒂斯塔政權,成立西半球第一個共產國家。1961年4月17日,美國中央情報局協助逃亡美國的古巴人在古巴西南海岸豬玀灣登陸,試圖推翻卡斯楚政權。不過行動最後以失敗收場,1962年2月7日,美國總統甘迺迪將對古巴實施的部分禁運擴大為全面禁運,以作為對卡斯楚的施壓措施。
1962年10月14日美軍偵察機發現蘇聯在古巴部署飛彈,引發古巴飛彈危機。雖然危機在美蘇雙方各退一步下化解,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但卡斯楚政權長期以來被美國視為「後院」主要敵人,中央情報局甚至多次策劃暗殺卡斯楚,要將他除之而後快。
制裁無用 歐巴馬轉向和解
美國對古巴實施經濟制裁半個多世紀以來,卡斯楚政權仍然屹立不搖,在菲德爾.卡斯楚年事已高無法問政後,2008年由胞弟勞爾‧卡斯楚接掌政權,因此歐美國家的制裁受苦的是無辜的古巴人民。有鑑於此,國際社會近年來呼籲解除制裁的聲浪逐漸升高,2003年歐盟不顧美國反對,取消對古巴的外交與經濟制裁,2007年西班牙更與古巴建交。
順應國際社會的呼籲,歐巴馬總統上台後積極緩和與古巴的緊張關係,放寬探親和匯款到古巴的規定,也請與古巴關係良好的西班牙政府代為傳話,希望在卡斯楚時代即將落幕之際,與古巴化敵為友,但歐巴馬也要求古巴提出相關改革措施。歐巴馬2013年赴南非參加曼德拉葬禮時,曾與勞爾‧卡斯楚握過手,此行出發前往巴拿馬參加美洲高峰會前,歐巴馬也曾和勞爾‧卡斯楚通過電話。
歐巴馬4月14日通知國會,表示打算將古巴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黑名單中去除,美國國會必須在45天內審議歐巴馬提交的報告,但沒有權力阻止總統把古巴從黑名單中除名。如此即意味著美國與古巴關係進一步正常化,下一步預料將是美國重返古巴,在首都哈瓦那設立大使館。
美古關係改善 利多於弊
美國與古巴關係正常化,長期看來對美國是利多於弊。美國跨國企業將是首要獲利者,除了有機會收回1959年之後遭到古巴共黨政府沒收的資產外,古巴人口約1100萬,為加勒比海人口最多的國家,美國企業還能開發古巴蘊藏的市場潛力。
冷戰期間,拉丁美洲多為軍人干政的獨裁國家。冷戰結束後,拉美國家逐步走向民主化,但是反美的左派政權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給予中共介入拉美事務的機會。對美國國家安全而言,在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於2013年過世後,古巴再度成為區域內反美的領頭羊,如果美國能夠改善與古巴關係,除了能削弱拉美反美勢力外,更能阻止北京進一步擴大在拉美地區的影響力。
改善與古巴關係為過去一個甲子以來,美國歷任總統辦不到之難事,加上4月上旬伊朗核談判達成協議,說服伊朗在15年內減少核武設施,以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制裁,這兩項外交成就對即將卸任的歐巴馬總統而言,都能夠提升其日後的歷史評價。
不過,歐巴馬積極與古巴改善關係並非毫無阻礙。美國國內的古巴裔族群多為逃避卡斯楚政權迫害,逃至美國尋求庇護。如今這些古巴後裔在美國社會與國會擁有極大影響力,大多反對美國與當年迫害他們父執輩的古巴政府往來,隨著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到來,古巴議題料將形成焦點。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