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堵中共 美解除對越南武器禁運戰略意涵

美國總統歐巴馬於5月21日啟程訪問越南,這是即將卸任的歐巴馬任內首度訪問越南,白宮與美國國防部解除對越南實施數十年的武器禁運,意義極為重大。
 美越關係因越戰惡化
 1954年奠邊府戰役失利後,法國退出印度支那,美國於1955年派出軍事顧問團前往越南協助南越政府,旨在防止共產主義在東南亞擴散,1962年開始大量派遣部隊至越南作戰。由於美國不願將戰事擴大,使得作戰綁手綁腳,加上北越部隊獲得中共與蘇聯援助、南越部隊素質差等因素,讓美軍在越南戰場遭受慘重傷亡,最後不敵國內高漲的反戰聲浪,在巴黎和平協定簽訂後,1973年美軍從越南撤軍。
 1975年4月30日,北越部隊攻入南越首都胡志明市,南越總統楊文明宣布投降,南北越終於統一。美國與越南關係從此陷入冰點,並開始對越南實施多項制裁措施。儘管如此,兩國還是必須面對如失蹤美軍協尋等戰爭所遺留問題。隨著冷戰結束,兩國政府開始用積極態度面對問題。1992年,越南同意向美方提供有關越戰中失蹤美國人員的資訊之後,美越關係因而開始融冰。
 1993年柯林頓政府上台後,進一步推動美越兩國之間的和解,先是取消對越南的經濟制裁,接著恢復了美越兩國的外交關係。由於柯林頓過去的反戰立場,因而在2000年7月獲邀前往越南訪問,成為越戰結束後首位踏上越南土地的美國總統。
 美越強化軍事合作
 美越雙邊關係改善,首先受惠當數美國企業;越南總人口超過9000萬,在東協國家中僅次於印尼與菲律賓,擁有廉價的勞動成本優勢與消費市場,經濟也持續穩定成長,為亞洲經濟市場的後起之秀,美國跨國企業早已登陸越南布局多年。
 在經貿之後,美越軍事合作也開始展開,2000年美國國防部長柯恩首度訪問越南、2002年美國邀請越南擔任美泰「黃金眼鏡蛇」聯合軍演觀察員、2003年美國軍艦在越戰結束後首度抵達越南訪問、2008年10月,兩國在華府展開首次戰略對話。
 2014年10月,美國解除部分長期實施的禁止向越南出售致命性武器禁令,傳出美國將軍售包括6架無武裝的P-3C海上巡邏機等,以便協助越南應對中共在南海構成的威脅。不過,這項解除對越南的武器禁運保有但書,美國宣稱將取決於越南改善人權的狀況。
 2015年6月,美國防部宣布將提供越南1千8百萬美元購置2艘金屬鯊(Metal Shark)海岸巡邏艇。2016年4月底,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向國會表示,將全面解除對越南武器禁運;5月23日由歐巴馬總統訪問越南時宣布。
 美國重返亞洲 越南地位重要
 歐巴馬任內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主要用意為因應中共崛起造成的威脅,美國除了將主要軍力部署在亞太地區,同時在區域安全上,美國鼓勵傳統盟邦負擔更多責任,並增加雙邊的軍事合作。越南雖然非美國傳統盟邦,但是兩國共同面對中共軍事威脅,因此在具有共同戰略利益下,強化彼此的軍事合作關係聯手抗「中」。
 越南24歲以下人口占42%,這些年輕人沒有經歷過越戰洗禮,加上出生在越共實施經濟改革開放時代,自然不像父執輩對實施資本主義的美國充滿敵意。對年輕一輩越南人而言,中共在南海部署武器裝備、設置鑽油平台,才是越南當前最大的威脅。2014年5月中旬的反「中」暴動,正是越南民眾對於中共累積已久的不滿情緒爆發。
 儘管美國國內對於越南的人權狀況仍頗有微詞,但眼見中共的軍事威脅日益升高,並在諸多國際事務上挑戰美國利益,因此拋下成見強化與越南合作關係。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馬坎(John McCain)支持出售軍火給越南,他認為能夠協助越南日後在與中共爆發危機時派上用場。馬坎在越戰期間擔任海軍戰機飛行員,曾經因為戰機遭擊落淪為戰俘長達5年,如今他選擇放下仇恨支持美越強化軍事合作關係,正是當前美越關係的最佳寫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