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美軍購關係升溫 聯合抗「中」漸成形

在印度總理莫迪訪問美之前,美國國務院在6月底批准出售印度22架MQ-9B守衛者(Guardian)無人機,這是美國首度出售這款無人機給非北約組織成員國。獲得這批無人機能夠大幅提升印度對於印度洋的監視能力,讓美印軍事合作關係更進一步提升。
蘇聯解體後 美印關係升溫
  印度在1947年脫離英國獨立後,首任總理尼赫魯在外交上實行「不結盟政策」,不與任何大國集團結盟,因此拒絕美國提出的「共產主義是世界最大威脅」的戰略判斷。1962年印度與中共爆發邊界戰爭,在印度作戰失利後轉而向蘇聯發展密切關係,並得到莫斯科的軍事支持,兩國在1970年代簽署涵蓋軍事領域的《印蘇和平友好和平條約》,因此,冷戰期間印度與美國關係並不熱絡。
 蘇聯解體後,美印關係稍有起色。不過,1998年5月剛上台不久的印度人民黨不顧美國反對,實施一連串核子試爆,導致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下令對印度實施制裁,讓美印關係再度冷凍。2000年小布希總統上台後,基於戰略與經貿因素,美國政府開始強化與印度發展經貿與軍事交流關係。小布希總統2006年訪問印度時,更多次稱兩國為「戰略夥伴」。
 經過一番波折,2008年美印終於就簽署核能合作協議達成共識,印度可在不簽署《核不擴散條約》情況下,為其民用核能工業獲得美國提供的核燃料與技術,前提是印度必須將民用和軍用核能設施分開,並接受國際原子能組織(IAEA)監督。2016年4月,美印兩國軍方簽署《後勤交流備忘錄》,根據這項協定,美印兩國部隊日後可以利用對方的軍事基地進行補給和維修等後勤作業,象徵兩國軍事合作關係更進一步提升。
美國取代俄國 成印度主要武器採購國
  美印兩國不僅在軍事合作日趨密切,印度也開始向美國購買武器。2007年印度採購首批6架C-130J運輸機。2009年印度採購8架P-8海神式海上巡邏機,稱之為P-8I(I代表India),成為P-8第一個外銷國。2010至2011年間,印度向美國採購80億美元武器,項目包括10架C-17運輸機、145門M-777 155公厘榴彈砲、21枚魚叉反艦飛彈。
  2015年印度採購22架AH-64E阿帕契攻擊直升機與15架CH-47F奇努克運輸直升機。2016年印度再向美國採購6架C-130J運輸機。2017年6月,美國務院批准出售印度22架MQ-9B無人機,MQ-9B機翼下有2個武器掛架,能夠掛載飛彈,搭配長達48小時的滯空飛行時間,能夠強化印度軍方監控海洋能力。
 法國達梭公司生產的飆風(Rafale)戰機在2012年獲得印度「中型多功能戰鬥機」訂單,將提供印度126架戰機。原本印度可望成為飆風戰機第一個外銷國,但是因為價格和交機保證談不攏,印度最後只有採購36架飆風戰機。由於印度空軍未來5年內仍至少有100架輕型戰機的需求,因此美國洛克希德•馬汀的F-16戰機、波音公司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都有意參與印度戰機投標。
  為了響應莫迪政府「來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政策,美國航太廠商都願意在印度設置戰機生產線。另外,印度國產航艦正如火如荼建造中,由於印度海軍對現役MiG-29K戰機性能不滿意,因此有意採購其他國家戰機作為新航艦艦載機,波音的F/A-18E/F戰機與洛馬的F-35戰機都有意參加印度航艦戰機計畫。
印度採購美國武器意涵
 一、對俄羅斯武器妥善率低之不滿
  冷戰期間,蘇聯是印度主要武器提供國,印度軍方70%武器購自蘇聯或是得到授權製造。蘇聯解體後,由於繼承的俄羅斯國家財政陷入困境,一度讓武器研發陷入停滯局面。來自印度的軍售訂單雖然能夠解燃眉之急,但是俄製武器品質下降卻是不爭事實,三不五時令印度軍方吃悶虧。
 MiG-29K是印度現役航艦唯一艦載機,但是印度審計部報告指出,向俄羅斯購買的45架MiG-29K戰機充斥設計缺陷,機隊2/3的戰機已經無法正常執行任務、40具RD33MK發動機出現故障,導致戰力大受影響。俄羅斯授權印度生產Su-30MKI戰機,現為印度空軍服役數量最多的第三代戰機,但是這批戰機卻也頻頻發生事故,令印度空軍極為困擾,其中一大問題也來自俄系發動機的品質不佳。
 2014年烏克蘭危機發生後,歐美國家對俄羅斯祭出制裁措施,也讓俄國企業出口尖端武器裝備受限制,印度降低對俄系武器的依賴,無非是為了降低風險。
 二、採購先進武器對抗中共
 1962年邊界戰爭挫敗後,印度將中共視為主要國家安全威脅,近20年來中共軍事預算幾乎每年以二位數成長,並且透過珍珠島鏈戰略深入印度洋,令印度的憂慮感加深。為了對抗中共軍事威脅,印度不得不擴大採購美國武器。
 印度採購的P-8I海上巡邏機與MQ-9B無人機能夠監視廣大的印度洋,C-17運輸機能夠增強對「中」印邊界的運輸能力,獲得這些先進武器裝備能夠協助印度因應中共軍事威脅。
 印度出資百億美元參與俄羅斯T-50隱形戰機的研發工作,隨著中共殲-20與殲-31隱形戰機陸續亮相後,印度將T-50戰機視為對抗共軍研發中隱形戰機的利器。但是印度空軍卻對這款第五戰機的發展前景感到悲觀,認為性能不僅不如美軍已服役的隱形戰機,甚至不如共軍隱形戰機,印度國內更早已出現應當放棄T-50戰機,改買美國F-35戰機的聲音。
 結語
 長期以來,對抗亞太地區崛起強權,避免危害國家利益,一直是美國的亞太戰略。中國大陸與印度雖然都是亞洲地區崛起的強權,但是印度為民主國家,因此美國並不將印度視為國家安全威脅,反而攜手印度對抗中共。對美國而言,出售武器給印度不僅有利美國經濟發展,更有利於美國國家利益。
 對印度而言,獲得尖端武器提升了軍事實力,也強化了印度在面對中共軍事威脅時的自信心。在美印兩國各取所需的情況下,未來美印軍事合作將不斷升溫,印度也可望購買更多美國先進武器裝備。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