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響應印度武器國造的意涵

印度總理莫迪2014年上台後,為了提升印度產業競爭力與就業機會,開始推出「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政策,除了在科技產業吸引外國企業前去設廠,印度政府也在新的武器採購案中,以能在印度生產的武器裝備列優先採購。
印度軍事實力
  印度1947年脫離英國獨立後,與鄰國巴基斯坦爆發3次戰爭,並於1962年與中共爆發邊界戰爭。印度對巴基斯坦3次戰爭都取得勝利,但與中共邊界戰爭卻慘遭滑鐵盧,因此,印度建軍戰略為打造一切壓制巴基斯坦的軍事力量,以取得作戰絕對勝利,並將中共視為主要國安威脅。
  印度平時將45%的陸、空兵力部署在西部與巴基斯坦接壤邊界、25%的陸、空兵力部署在西部與中國大陸接壤邊界。為了對抗中共與巴基斯坦軍事威脅,印度建立百萬大軍,並擁有戰機800多架、戰車3000多輛,軍力不僅在南亞稱霸,更在全球名列前茅。自從1964年印度與俄羅斯簽訂進口武器裝備協議,開始引進MiG-21戰機以來,印度總計向莫斯科採購超過400億美元武器。在印度部隊中,近70%的武器裝備是由前蘇聯或俄羅斯製造。
  由於印「中」戰爭失利,為了對抗中共,奉行「不結盟政策」的印度在冷戰期間選擇與蘇聯軍事合作,因此與美國關係長期冷淡;直到蘇聯解體後,美國為了拉攏印度一起對抗中共,雙方關係才逐漸升溫。為了降低對俄羅斯的依賴,印度開始大舉向美國採購武器,同時為了扶持國內產業、吸引國外廠商前往設廠,莫迪就任後發表「來印度製造」政策,要求國外軍火商也必須在印度設立生產線。
 多國響應印度製造
 一、中型戰機計畫
 印度空軍25個作戰中隊使用俄系戰機,其中14個中隊操作老舊的MiG-21與MiG-27,這些俄系戰機將在10年內汰除,因此提出百架「中型多功能戰機」的採購需求。2012年1月31日,由法國達梭公司生產的飆風(Rafale)戰鬥機獲選,原本將提供印度空軍126架戰機,但因價格和技術轉移談不攏,導致議約過程牛步,最後印度在2016年以88億美元採購36架飆風戰機。
  由於印度仍有逾百架戰機需求,因此歐美航太廠商紛紛摩拳擦掌,有意搶奪這筆大訂單,也願意響應政策,在印度設立生產線製造,包括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16、瑞典紳寶公司的JAS-39戰機。洛馬更打算說服美國政府將F-16生產線搬到印度。另印度空軍約有180架初級教練機和106架高級教練機的需求,英國貝宜公司也有意在印度生產教練機。
 二、航艦艦載機
  印度在2004年與2010年分批以22億美元分批採購45架MiG-29K戰機與相關零組件,但這批戰機卻因設計缺陷與發動機瑕疵,導致妥善率偏低,讓印度海軍傷透腦筋。因此印度新造航艦的同時,也考慮採購新艦載戰機,美國波音公司有意在印度生產F/A-18戰機,爭取印度海軍採購。
 三、反戰車飛彈
  為了淘汰歐洲製米蘭與俄製9M11 Konkurs反戰車飛彈,強化摧毀中共製戰車能力,印度陸軍在2017年初選定採購以色列長釘(Spike)反戰車飛彈,為了這起5億美元採購案,長釘飛彈製造商拉菲爾公司原計畫與印度卡雅尼集團合作,在印度海得拉巴設立生產線。不過,印度軍方在2017年11月決定自行研發新反戰車飛彈,放棄採購長釘飛彈,宣稱有信心在4年內完成研製。
武器印度製造意涵
 一、以色列棄「中」投印
  以色列曾試圖與北京加強軍事合作、提供先進軍武技術給中共,不過遭到美國施壓而喊卡,以色列也希望美國在中東議題上繼續支持,不敢反對。以色列開始轉向另一個崛起的大國印度,出售先進武器。2016年以色列對外轉移軍事技術金額達65億美元,其中4成來自亞洲,印度是最大買家。雖然印度取消反戰車飛彈合約,但以國仍在2017年獲得16億美元的防空飛彈合約,將與印度合作生產飛彈。
二、美國聯印制「中」
  為了遏止中共擴張,華府出售先進武器給盟邦,在美印關係改善後,印度成為美國軍售受益者之一,歷年來,美國包括出售AH-64直升機、CH-47直升機、C-130運輸機、C-17運輸機與P-8I反潛巡邏機等裝備。美國在印度設立武器生產線,不只能製造商機,更能進一步深化美印軍事合作。
三、改善印度技術不足處
  印度從1980年代開始研發「光輝」輕型戰機(LCA),然而這款花費巨資研發的戰機直到2015年才服役,性能也無法獲得印度軍方信任;陸軍採購的阿瓊戰車也是耗時30多年時間研製,創下全球戰車研發時間最久紀錄,但是交付部隊之後問題不斷。這兩款武器研發挫敗不僅讓印度國防自主成為笑柄,也凸顯印度國防技術之不足。
  有感於此,莫迪2015年提出武器「來印度製造」政策,透過外國武器製造商與印度企業合作設廠生產,一方面能為印度創造就業機會,也能讓印度企業學習核心技術,促進國防產業升級。
結語
  印度長年花費巨資向俄羅斯採購武器,但自冷戰結束後,俄羅斯武器研發由於經費不足造成研發青黃不接、品質也每下愈況,印度向俄羅斯採購的「維克拉馬迪特雅號」航艦、Su-30MKI、MiG-29K戰機都問題不斷,印度國內要求採購其他國家武器呼聲絡繹不絕,透過「來印度製造」政策也能轉移武器來源,降低對俄羅斯的依賴。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提出「印太戰略」,宣示要與民主國家共同衛護太平洋與印度洋的自由與穩定。印度為印度洋上最主要國家,美國自然要擴大與印度政治與經濟合作,透過對印度軍售可提升對印度的政經影響力,不只能一起應對中共軍事威脅,也能削弱俄羅斯在南亞的影響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