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巴基斯坦再度因為喀什米爾問題爆發空戰,印度空軍1架MiG-21戰機在2月27日遭到巴基斯坦梟龍戰機擊落,印度飛官遭俘虜。這場空戰再次暴露印度空軍戰機陳舊的「老問題」。
喀什米爾為印巴衝突熱點
1947年印度擺脫英國統治,卻分裂成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與孟加拉等國。喀什米爾原是喜馬拉雅山區的王國,但因位於中亞與印度半島的咽喉,戰略地位重要,印度與巴基斯坦皆想染指;喀什米爾2000萬人口中,75%為穆斯林,但政府要員與警察多為印度教徒,加上英國統治時期蓄意分化,導致合併於印、巴都感困難,遂宣布獨立自治。
印度與巴基斯坦為了爭奪喀什米爾控制權,在1947與1965年發生戰爭。現今喀什米爾一分為二,北方為巴基斯坦所控制,南方為印度控制。為了防止巴基斯坦染指喀什米爾及印轄喀什米爾爭取獨立,印度在喀什米爾部署50萬安全部隊與10萬警力,並在1978年通過《公共安全法》,使得任何能造成社會不安的喀什米爾人可未經審判入獄2年。印度種種高壓手段統治,導致喀什米爾反抗衝突不斷。
暴力衝突不斷的喀什米爾成為恐怖主義滋生溫床,一方面除了穆斯林占多數的喀什米爾人反對印度統治外,巴基斯坦情報局(IAI)暗中資助與訓練恐怖分子,三不五時對印度軍警發動攻擊。今年2月14日,喀什米爾「穆罕默德軍」對印度警方車隊發動自殺炸彈攻擊,造成44名印度警察喪生。為了打擊恐怖分子,印度政府2月26日派出幻象2000戰機進入巴基斯坦控制的喀什米爾,轟炸恐怖組織根據地;隔日再度派出戰機空襲,卻與巴國空軍爆發空戰,印度空軍MiG-21戰機遭擊落。
遭擊落的印度MIG-21是骨董機
遭擊落的MiG-21,是印度空軍最老舊的戰機。蘇聯在1963年出售MiG-21戰機給印度,並授權印度斯坦公司(HAL)生產,一度成為印度空軍主力戰機。
MiG-21是一款強調高空、高速性能,但作戰半徑短的攔截機。1971年12月印巴第3次戰爭中,印度空軍MiG-21曾擊落4架巴基斯坦F-104A戰機,由於當時F-104是北約主力戰機,令西方世界大為震驚。印度空軍的MiG-21機隊在1990年代進行性能提升,升級為MiG-21-93規格,主要為安裝高功率雷達、能發射中程空對空飛彈,以使MiG-21具備超視距空戰能力。儘管印度對MiG-21機隊進行性能提升,但仍無法改變這款戰機老邁的事實。這次印巴空戰中,印度MiG-21遭遇的是中共與巴基斯坦合作研發的梟龍戰機(巴國稱JF-17 Thunder雷電戰機),雖然梟龍戰機也是以MiG-21為藍圖改良,但航電與武器系統明顯優於1960年代服役至今的MiG-21。在事件發生後,印度國內再度呼籲該汰換骨董戰機。
機種繁雜、飛行員素質差
2019年至今,印度空軍已發生多起墜機事故,1月28日,美洲虎攻擊機墜毀在印度北方邦,飛行員彈射成功;2月1日幻象2000雙座型戰機於完成檢修後,在印度南部班加羅爾墜毀,造成2名飛行員死亡;同月12日,MiG-27墜毀,飛行員安全跳傘;3月8日,MiG-21執行例行任務時墜毀,飛行員順利彈射。據統計,從1960年代至今,印度軍方在非戰爭時期墜毀超過千架戰機,大多數事故歸為機件問題與人為操作疏失;2013年曾墜毀高達52架軍機,等於是每週都有軍機墜毀。
印度空軍墜毀機種以MiG-21最多,872架中已墜毀近500架,不只讓這款戰機被冠上「飛行棺材」惡名,也讓印度空軍被國際公認為全球飛安最差。印度軍方之所以空難事故頻繁,與印度低落的維修、保養能力有關。印度不斷向歐美各國採購軍機,同時成立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自行組裝生產飛機,現役機型包括鷹式教練機、美洲虎攻擊機、幻象2000、MiG-21、MiG-27、MiG-29、Su-30MKI、國產的光輝戰機等,雖然印度引進新式戰機卻未同時提升維保能力,造成後勤保養在軍中一直是場噩夢。飛行員訓練不足也是印度空軍事故頻繁的主因之一,印度空軍飛行員與飛機的比例是0.81比1,國際標準則是1.25比1,印度面臨飛行員短缺,只好降低飛行員招收與訓練標準,加上教練機嚴重不足,導致飛行員素質低落,遇到緊急飛行狀況時缺乏處理能力。印度空軍調查,2015至2018年發生的飛行事故中,45%來自人為疏失。
未來將採購百架新型戰機
印度空軍現有31個戰機中隊,其中10個老舊俄製戰機中隊將在2022 年除役,2027年剩19個中隊,預估到2032年將只剩300架戰機可用,為此不得不採購新戰機,以填補戰機數量之不足。2012年時,法國達梭公司生產的飆風戰機打敗歐洲颱風戰機,贏得印度「中型多功能戰鬥機」採購案,將提供126架飆風戰鬥機,但由於交機價格和合作生產細節談不攏,直到2015年4月印度總理莫迪訪問法國時,才敲定以89億美元採購36架戰機。為了彌補戰機缺口,印度未來仍將採購100架新型戰機,包括美國洛克希德馬丁F-16V戰機、波音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法國飆風戰機與瑞典紳寶JAS-39獅鷲戰機,都將爭取訂單,同時為響應「印度製造」政策,洛馬、波音與紳寶著眼龐大訂單,不約而同表示若旗下產品得標,願意在印度設立戰機生產線。
結語
印度的國防政策為對巴基斯坦維持壓倒性優勢、同時制衡中共軍事威脅,整體軍力雖勝於巴基斯坦,但印度空軍現有700多架戰機,必須同時防備巴基斯坦與中共空軍,其中又有半數以上為老邁的米格機,空軍相較於其他軍種戰力反而顯得薄弱。印度空軍雖不斷採購新戰機應急,但引進機種繁雜、後勤維修能力、飛行員素質又遲遲未能提升,日後最大敵人恐怕還是飛安事故,而不是來自鄰國的威脅。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