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韓戰略合作 肆應中共威脅

印度與南韓在去年10月舉行戰略經濟對話,接續再舉行「外交國防2+2對話」,印、韓關係近年來不斷升溫,除了雙方都有意加強經貿關係外,更在因應中共軍事威脅。
印韓建交46載 互動密切
 印度與朝鮮半島往來已超過40年,印度與韓國於1973年建交,之後陸續簽署許多協定;1996年印韓簽署雙邊投資貿易保障協議後,雙邊貿易額開始成長,從1993年度的5.3億美元,成長到2007年的100億美元;2010年印韓全面經濟合作協定(CEPA)簽署後,去年雙邊貿易額已達到215億美元。
 南韓總統文在寅上台後,為推展「新南向政策」,於2017年帶領企業代表訪問印度,在聯合記者會上,文在寅與印度總理莫迪皆表示,將深化在各領域的互動與合作,共同對抗貿易保護主義。
 莫迪也去年2月訪問南韓前,文在寅在社群網站上發文,稱讚2019年對兩國來說,深具意義,印度非暴力抗爭聖雄甘地誕辰150周年,韓國則是「三一獨立運動」和臨時政府成立100周年。文在寅指出,兩國皆飽受殖民侵略帶來的苦難,並透過人民的力量實現獨立,且取得舉世矚目的經濟發展與民主成就。
 在經貿夥伴關係加持下,兩國也朝戰略夥伴關係發展。去年7月達成共識,將透過軍事演習與訓練加強軍事聯繫;10月24日,印度政府智庫NITI Aayog與韓國總統經濟事務顧問李昊升在新德里共同舉辦印韓戰略經濟對話,以強化經濟戰略關係,更敲定於年底舉行「外交國防2+2對話」。
印度東進 與朝若即若離
 1947年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獨立後,印度奉行「不結盟政策」,在朝鮮半島議題上不偏袒任一方。1950年韓戰爆發後,印度雖支持聯合國84號決議對抗北韓軍隊,但並未派兵前往朝鮮半島。1973年北韓與印度建交後,印度一直是北韓第2大貿易夥伴,僅次於中共,印度除向北韓銷售石油、機械、鋼鐵和農產品外,兩國更互相設立大使館。
 雖然印度在冷戰之後推展「東望」(Look East)政策,且莫迪上台後更積極轉型為「東進」(Act East)政策,企盼加強與東亞國家關係,然印度與北韓關係卻一直存有障礙,包括印度與南韓貿易關係密切,以及北韓與巴基斯坦互相分享飛彈與核武技術,令印度有所警惕。另印度去年派遣外交部長辛格訪問北韓,但距離上次部長級官員訪問已相隔20年。
 美國川普總統上台後,曾要求印度中斷與北韓外交關係,但遭拒絕。印度之所以積極參與朝鮮半島事務,一方面想削弱北韓與巴基斯坦軍事合作關係,另一方面鑒於中共推展「一帶一路」,將勢力伸入南亞與印度洋周邊,印度盼望擴大在朝鮮半島的影響力,從中共的後院加以反制。
 韓推新南向建立「3P共同體」
 文在寅提出的「新南向政策」盼強化與東協與印度關係,以「3P共同體」模式,希望與東協和印度建立起人與人、心與心連結的「人(people)的共同體」、透過安全合作對亞洲和平有貢獻的「和平(peace)共同體」,以及透過互惠經濟合作而達成「共生繁榮(prosperity)共同體」。
 拜自由貿易協定加持,南韓推展「新南向政策」,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電力、水力等基礎建設。由於印度洋是南韓主要能源運輸要道,所以強化與印度洋周邊國家關係,目的在擴大印度洋周邊影響力,以確保能源安全無虞,南韓更將印度視為「新南向政策」核心夥伴國。
 2014年美國在南韓部署「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俗稱薩德),引發中共反彈,一度中斷韓「中」國防戰略對話,並祭出「限韓令」,導致南韓企業在中國大陸發展受挫,對南韓經濟造成損失。南韓政府希望藉由「新南向政策」,強化與東協、印度的經貿關係,降低因為薩德事件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南韓企業今年在印度投資額已達57.1億美元。
 武器外交 技轉軍援印度
 過去,南韓曾是接受美國軍援的國家,但是隨著經濟發展有成,在民族自尊心驅使下,逐步建立國防工業,近年來武器外銷亦獲得佳績。
 自2009年開始,南韓武器出口飆升11倍,成為亞洲主要武器出口國之一。南韓武器外銷額倍增,除能提供潛在客戶具競爭力價格的設備,在價格敏感市場屢獲成功外,亦提供技術轉移,讓客戶願意買單。
 由於印度國產自走砲研發計畫在2005年受挫,決定對外採購新155公厘自走砲。南韓三星重工的K9自走砲在2015年獲得印度訂單,以436.6億盧比(約新臺幣184億元)採購100輛K9自走砲車,並獲得授權由L&T公司在印度生產,全車有50%使用當地生產的零件,符合莫迪政府「在印度生產」(Made In India)政策。
 K9的主要武裝為一門韓國自製155公厘52倍徑主砲,也是亞洲第一款量產的155公厘52倍徑自走砲車,在外銷印度前,已成功外銷土耳其與波蘭。透過印度的訂單,南韓武器再度贏得國際宣傳。長期以來,印度一直是俄製武器主要使用國,但印度軍方對俄製品質愈來愈不滿,開始採購其他國家武器,以降低對俄系武器的依賴;在印韓關係持續升溫之際,南韓盼能賣更多武器給印度。
結語
 印韓關係不斷升溫,主因是兩國都有共同的戰略利益。在經貿上,兩國都想拓展更緊密的經貿關係,發展經濟;在軍事上,北韓與巴基斯坦暗中合作發展飛彈與核武技術,令印韓都感到緊張,必須共同攜手防範,以避免對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在地緣政治上,中共崛起擴大在亞太地區政經軍影響力,讓印韓兩國都備感威脅,有必要攜手因應,在共同利益驅使下,印韓經濟與軍事合作未來只會更加緊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