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共與巴基斯坦軍事威脅不斷加劇,根據印度財政部提交國會的2020至2021預算案指出,新財政年度國防預算將增加6%,約3.37兆盧比(約合計新臺幣1.43兆元),新增國防預算將用來採購新戰機與潛艦等武器裝備。
發展核武 提升威嚇力
南亞大國印度,1947年8月15日獨立,在1947年8月、1965年、1971年與鄰國巴基斯坦爆發3次大規模衝突;後續克什米爾主權爭議,又引發無數次小規模武裝衝突;1962年印度也與中共就邊界問題,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印度慘敗,成為自詡「有聲有色大國」的奇恥大辱,從而將中共與巴基斯坦視為2大安全威脅。
印度獨立後,雖奉行「不結盟外交」,但面對巴基斯坦與中共分別來自西邊與北方的夾擊,在冷戰時期,選擇與蘇聯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964年與莫斯科簽訂武器裝備採購協議後,開始採購MiG-21戰機與輕型戰車;前蘇聯與俄羅斯成為印度主要武器來源國,累計採購超過400億美元武器。
1964年中共成功在羅布泊試爆原子彈後,刺激印度加速核武發展決心,於1974年成功首次核試爆。1998年4月更成功完成一系列核試驗。印度除持續發展彈道飛彈,提升對巴基斯坦與中共的威嚇能力外,也從俄國引進核動力潛艦,並推展核潛艦「國艦國造」。
人事退休預算高 成隱憂
印度軍事部署分北、西、南三方面,北方防範中共入侵、西面維持對巴基斯坦作戰優勢,南面印度洋與孟加拉灣為海上經濟咽喉,是其海軍重點保護對象。印度傳統兵力約130萬人中,陸軍為110萬人,是世界人數最多的陸軍。
海軍兵力約6萬人、軍艦285艘,目前主力航空母艦為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前身為俄國海軍航艦戈爾什科夫蘇聯海軍元帥號,國產航艦目前仍在建造中;印度在2012年向俄羅斯租借一艘阿古拉級核潛艦,租期10年,也開始建造5艘國產核潛艦,首艘「殲敵者號」於2016年服役。
空軍主力預警機為俄製A-50預警機,另有2架ERJ-145預警機;戰機機種相當複雜,包括俄系MiG-21、MiG-29、Su-30MKI;法系幻象2000與36架新購的飆風戰機、英國授權生產約100架美洲豹攻擊機,另有國產的光輝輕型戰機。印度國會公布的2020至2021財政年度政府預算案,國防預算編列約新臺幣1.43兆,其中編列約新臺幣4千億用來推動印度國防現代化與購買新武器,比2019年提交的上一財政年度預算,增加約新臺幣410億。不過,印度退除役官兵退休金預算,也從上一財政年的新臺幣 5000 億元增加到新臺幣 5600 億元,預算成長已超過國防投資的成長,成為印度軍事現代化一項隱憂。
軍武大廠搶食戰機大餅
印度空軍戰機數量雖較巴基斯坦多,但由於老舊米格機過多,與飛行員數量不足,導致飛安事故不斷;2019年2月印巴空戰中,一架MiG-21戰機遭擊落且飛行員被俘,令印度視為恥辱。面對中共不斷提升戰機性能,採購新戰機成為當務之急。
2012年,法國達梭公司的飆風戰鬥機獲得印度「中型多功能戰鬥機」合約,原將交付126架戰機。但最後價格談不攏,直到2015年4月總理莫迪訪問法國後,方敲定採購36架戰機;目前印度空軍仍有百餘架戰機需求。為了爭奪戰機採購的150億美元大餅,已向印度遞交意願書的國際廠商,包括洛克希德馬丁的F-16、波音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與F-15EX戰機、紳寶JAS-39獅鷲戰機、歐洲颱風戰機等多款選擇;為了獲得青睞,各廠商響應莫迪政府「印度製造」政策,在印度設立戰機生產線。
美積極軍售 攜手對抗中共
另自蘇聯解體後,華府開始嘗試與印度強化關係,一同圍堵中共威脅。小布希總統2006年訪問印度,稱兩國為「戰略夥伴」關係,並於2008年簽署核能合作協議,且大量出售武器給印度,盼取代印度不滿意的俄製裝備,同時也可拉攏印度對抗中共擴張。小布希與歐巴馬政府任內,印度向美國採購C-130J運輸機、C-17運輸機、AH-64E攻擊直升機、P-8I海上巡邏機,CH-47F運輸直升機等。今年1月,總統川普訪問印度,再度達成35億美元採購協議,包括24億美元採購MH-60反潛直升機、地獄火飛彈、MK-54魚雷,9.3億美元採購6架AH-64E攻擊直升機。
印度將印度洋視為「印度的海洋」,也是其能源與海上貿易要道,近年來,共軍軍艦頻繁出沒印度洋,讓印「中」軍事對抗從北方邊界衍伸到海洋,印度採購P-8I海上巡邏機與MH-60反潛直升機,能強化海軍監控印度洋的能力。
結語
近年來,共軍不斷推動軍事現代化,採購先進武器,勢力也不斷深入南亞與印度洋,讓印度感到緊張;巴基斯坦雖然國家財政困窘,但已在中共協助下,獲得新戰機、潛艦和飛彈。為了因應上述威脅,印度提高國防預算,積極對外採購戰機、預警機、防空飛彈等先進武器裝備。不過,印度長期以來給予退伍軍人可觀的退休金,退伍人員費用占國防預算的三分之一,過高的人事費用成為一大負擔,也排擠了其他軍事投資,不利於印度推動國防現代化。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