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爭奪空中電磁優勢 美中競相發展電戰機

 空軍24日晚間發布共機動態,有13架共機侵擾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其中「殲16D新型電戰機」為首次現蹤我國西南空域。殲16D是中國解放軍首度成功開發的超音速電子作戰機,能執行電子干擾與防空壓制任務,被中方視為爭奪戰場空中電磁權的利器。

雷達在二戰期間開始獲得應用,讓防空部隊得以偵測空中飛行物體動態。越戰期間,美軍雖然掌握制空權,但北越防空飛彈仍構成飛行員嚴重安全威脅,因此美軍開始發展能夠電子干擾與摧毀防空系統的電子作戰機。

美國空軍將對敵防空任務稱為「野鼬任務」(SEAD),第一代「野鼬機」(Wild Weasel)為F-100F戰機。F-105F和F-105G則為史上首款專門壓制敵軍防空火力的電子作戰機,之後美國空軍又接收F-4G與EF-111A電戰機。美國海軍則是以A-6入侵者式攻擊機為基礎改裝成為四人座的EA-6B徘徊者(Prowler)電戰機。
雷達在二戰期間開始獲得應用,讓防空部隊得以偵測空中飛行物體動態。越戰期間,美軍雖然掌握制空權,但北越防空飛彈仍構成飛行員嚴重安全威脅,因此美軍開始發展能夠電子干擾與摧毀防空系統的電子作戰機。

美國空軍將對敵防空任務稱為「野鼬任務」(SEAD),第一代「野鼬機」(Wild Weasel)為F-100F戰機。F-105F和F-105G則為史上首款專門壓制敵軍防空火力的電子作戰機,之後美國空軍又接收F-4G與EF-111A電戰機。美國海軍則是以A-6入侵者式攻擊機為基礎改裝成為四人座的EA-6B徘徊者(Prowler)電戰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