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8579億美元(約新臺幣26兆元)的《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金額創歷史新高。2023財年國防預算除了購買武器、改善軍人待遇外,更將延長「太平洋嚇阻倡議」以因應中共日益提升的軍事威脅。
強化武備、提升福利待遇
在《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8579億美元的國防預算中,國防部將獲得8167億美元,能源部和國防核設施安全委員會則獲得303億美元。同時,為因應通貨膨脹,國防部軍文職人員也加薪4.6%,美國國防部燃料採購預算也獲得25億美元。
其中,在2023年財年國防預算中,美國海軍獲得326億美元用於建造新船,將建3艘勃克級(Arleigh Burke class)驅逐艦、2艘維吉尼亞級(Virginia-class)核潛艦;2艘遠征快速運輸艦、1艘星座級(Constellation Class)巡防艦;1艘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登陸艦、1艘約4.9萬噸的約翰·劉易斯(John Lewis Class)級油輪和1艘納瓦荷(Navajo Class)級遠洋搜索救援拖船。
空軍方面,將採購8架F/A-18E/F、16架F-35C、15架F-35B戰鬥機和12架CH-53K直升機,同時還授權增加2架V-22魚鷹式傾轉旋翼機、7架E-2D空中預警機和5架KC-130J加油機,並提供無人機採購預算,包括MQ-4C「崔萊頓」(Triton)無人機和MQ-25「刺鰩式」(Stingray)無人機系統。
精準打擊武器部分,則將添購1.2萬枚AGM-179聯合空對地飛彈、2萬餘枚精確導引火箭彈、1700餘枚可用於多管火箭系統發射的MGM-140陸軍戰術飛彈、4000餘枚AGM-158C遠程反艦巡弋飛彈、2600餘枚魚叉反艦飛彈、3500枚愛國者飛彈、6000枚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1500枚標準6型防空飛彈等。
此外,該法案也取消強制接種疫苗的規定。2021年8月21日,美國防部強制全體官兵接種疫苗,累計至去年底,達98%的現役軍人已接種疫苗。
2023年國防預算也確定延長「太平洋嚇阻倡議」(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至2023年,授權115億美元給「太平洋嚇阻倡議」,並將建議邀請我國參加2024年環太平洋軍演、賦予我國「主要非北約盟友」地位,同時授權封殺特定中國大陸半導體企業,規定美國公部門的物資,不得使用特定陸資企業生產的半導體晶片。
太平洋嚇阻倡議 威懾中共
「太平洋嚇阻倡議」源自於2019年美國《印太戰略報告》,認定無論就經濟、軍事、歷史與地緣政治而言,印太地區是「攸關美國未來發展最重要的區域」。「太平洋嚇阻倡議」於2021年1月完成《2021年國防授權法》時啟動。該年度國防授權法撥款逾22億美元用於強化美軍在印太區域的威懾能力,並確保與盟國間的合作關係。
《2021財政年國防授權法》直接了當地說明「太平洋嚇阻倡議」可視為2014年為協助北約盟友應對俄羅斯威脅的「歐洲嚇阻倡議」的印太版,並直接點名中共就是威懾目標。
2023年延長「太平洋嚇阻倡議」將撥款61億美元,以確保美國在亞太地區擁有足夠戰略資源和軍事能力,具體作為包括提升駐太平洋地區美軍飛彈防禦能力、部署陸基遠程精確打擊武器,以及增強駐太平洋地區美軍的前沿部署態勢等。
安全援助倡議 助烏抗俄
此外,《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簽署的前2天,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搭乘美軍運輸機訪美,拜會總統拜登,並在國會發表激勵人心的演說,短短不到12小時的訪美行程成果豐碩,並成功爭取多項美方援助允諾。
該法案批准「歐洲嚇阻倡議」在2023財年的全部預算要求,並延長、修訂「烏克蘭安全援助倡議」,該倡議允許拜登政府直接和武器製造商購買武器,而非從國防庫存中援助烏克蘭;同時授權《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通過「烏克蘭安全援助倡議」,對烏國軍援8億美元,比拜登政府最初的3億美元預算提高許多。
為維護全球戰略利益、順利執行世界警察任務,美防預算支出始終維持世界第一。中共則在國防預算連續28年增長之際,持續增強對周邊國家的安全威脅,與盟友北韓狼狽為奸,成為破壞印太地區和平與穩定「違規者」。隨著美國防預算創歷史新高,實為應對中共與北韓威脅的必要應對措施。
而在烏俄戰爭爆發後,國際社會深刻體認周遭若存在政治不透明的極權國家,隨時可能爆發軍事衝突,不得不採取應對措施,日本、南韓與菲律賓2023年度國防預算也創下歷史新高,無非是應對中共軍事威脅。我國也透過持續調整兵力結構、提高國防預算支出、國防自主等政策提高國軍戰力,相信國軍有能力、有決心、有信心確保國家安全。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