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巴紐防衛協議 防「中」勢力擴散

 澳洲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元首1月12日在巴紐首都摩斯比港會晤,同意在4月前完成一項全面安全協議的談判,並期盼在6月前簽署協議。去年4月,中共與索羅門簽署防衛協議引發南太平洋國家緊張,巴紐與澳洲簽署防衛協議,顯為反制中共在區域內日益升高的威脅。

巴紐戰略地位重要

 巴紐為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簡稱,位於太平洋西南部,領土包括世界第2大島新幾內亞島東半部,以及鄰近600餘個大小島嶼;西與印尼接壤,北東南三面分別與密克羅尼西亞、索羅門群島及澳洲等國隔海相望。國土面積462萬840平方公里,約為臺灣本島12倍大,人口僅880多萬。境內因山海阻隔,共有832族群,部落色彩濃厚,政黨政治不明顯,政局穩定不易。

 巴紐地處東南亞與南太交界,距離澳洲本土遠處約1000公里,過去經常是外來強權入侵南太平洋的橋頭堡。二戰期間,日本在巴紐駐軍曾高達11萬人,澳洲北部的達爾文市在二戰期間還曾因此遭受日軍軍機轟炸,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將就是從巴紐的拉包爾機場搭乘座機起飛,視察途中遭事先知悉行程的美軍戰機所擊落。

防其與「中」軍事合作

 2018年7月26日,中共與巴紐簽署軍事協議,巴紐也是第一個加入中共「一帶一路」倡議的南太平洋國家。中共在南太平洋積極作為引發坎培拉當局憂慮,因此想辦法削弱其對於巴紐的影響力。同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會議(APEC)在巴紐舉辦期間,巴紐為APEC 21個經濟體中最貧窮國家,中共砸2100萬美元助其打造國際會議中心,澳洲則是派出1500名軍人維安,兩國較量意味濃厚。

 為了協助提升巴紐的防衛能力、避免中共與巴紐進一步深化軍事合作關係,澳洲從2018年開始與巴紐政府洽談修復曼奴斯島上的隆布魯海軍基地,該基地由巴紐國防部擁有,美軍與澳洲部隊也可使用進行補給與聯合演訓任務。

 曼奴斯島位於巴紐北部,具備重要戰略地位,該島2000里半徑內,涵蓋美國關島、帛琉與澳洲達爾文基地,往北可控制東北亞進入澳洲、紐西蘭與南太地區主要貿易航道,往西扼守南太諸國進入東南亞水路。澳洲媒體2021年報導指出,美國與澳洲將出資37億元協助重建隆布魯海軍基地,基地完工後,再去可停泊3至4艘驅逐艦,可用於防衛澳洲本土或支援關島、夏威夷等太平洋地區美軍。

 今年1月12日,巴紐總理馬拉普接見到訪的澳洲總理艾班尼斯,並就簽署安全協議進行磋商,兩國期盼能在6月前完成簽署,該項協議被視為針對中共而來。

索「中」安全協議埋隱憂

 中共在2022年4月與南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合作框架協定,儘管其外交部強調安全協議不針對第三方,但根據協議內容,所羅門群島可以「要求中共派遣警察、武裝警察、軍事人員和其他執法人員與軍隊」,南太國家擔憂中共日後會派遣部隊進駐索羅門群島,引發區域國家警覺。

 中共在南太平洋3個友邦,索羅門、巴紐與吉里巴斯位於西太平洋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之間。冷戰至今,美國、澳洲等國聯合第一島鏈民主同盟國家,圍堵共產主義向外擴張,澳洲與巴紐簽署軍事防衛協議,可降低中共與巴紐簽署軍事協議的可能性,持續確保印太民主同盟避免遭到分化。

 另外,中共外交部長王毅在索「中」安全協議簽訂一個月後,展開為期長達10天的「太平洋訪問」,訪問多達10個太平洋島國;5月30日透過視訊模式舉行太平洋島國論壇,試圖簽署涵蓋經濟與安全層面的廣泛性協議。但王毅南太之行卻踢到鐵板,由於多個國家態度保留,會議並未達成重大共識,顯見在索「中」安全協議簽訂後,南太國家有所顧慮,太平洋島國才會拒絕與中共簽署區域安全協議。

 追根究柢,中共過往的對外援助大多充滿爭議與欠缺透明,「一帶一路」倡議試圖將經濟開發與基礎建設帶進南太平洋與印度洋島國,卻使島國債臺高築,加以花大錢的基礎建設不符合當地民情,屢屢成為難以收尾的爛尾樓,讓南太島國都害怕成為下一個馬爾地夫或斯里蘭卡。

增援維護巴紐穩定

 陸企在南太平洋大舉投資,如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和斐濟興建大量觀光飯店等觀光產業,礦業也逐漸遭到唯利是圖的陸企所壟斷,恐埋下日後南太島國排華衝突的種子。有鑑於此,儘管南太國家經濟亟需大國援助,但仍對與中共強化經貿及防衛關係保持一定戒心。

 基於地緣政治與戰略安全考量,澳洲一直將南太平洋地區視為勢力範圍,對外經援,理所當然以南太島國優先。但進入21世紀以來,澳洲獨霸南太的局面遭逢中共崛起挑戰,且情勢日益嚴峻,尤其中共與索羅門簽署安全合作框架協定,讓共軍得前進澳洲後院,逼得坎培拉必須大幅增加對南太島國的經援、軍警介入,維持和平與安定,更進一步與巴紐簽署防衛協定。

 南太平洋島國也是我國僅次於拉丁美洲第2多邦交國的地區,有別於中共帶著掠奪當地資源的援助計畫,我國援助南太島國為真心協助友邦脫離貧困生活。在南太國家對中共援助日益提防之下,我國將持續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協助太平洋地區島國的經濟發展與基礎建設。


原文連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