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政府自2021年發動政變以來,持續血腥鎮壓民主運動,3月舉行大規模閱兵時,再度強調為了國家穩定,必須剷除所有民主派勢力,試圖合理化在各地的鎮壓行動。中共與俄羅斯作為緬甸軍政府主要支持者,成為名副其實鎮壓民主的幫兇。
長期獨裁專政 壓迫民主
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國60多年的殖民統治,正式宣布成立聯邦共和國,但文人執政時期並不長,長期受到軍人獨裁專政。1958年,尼溫將軍強迫總理吳努成立「看守政府」。1960年,吳努率領緬甸聯邦黨在選舉中獲勝,但2年後,尼溫奪取政權並廢除聯邦憲法,排除民選制度,開始軍人獨裁統治。
1988年8月8日,緬甸爆發「8888民主運動」大示威,尼溫退居第2線,由蘇貌將軍接班。2007年,緬甸爆發反軍政府大遊行,參加人數超過10萬人,軍政府迫於壓力,宣布2010年舉行民主選舉。2015年,緬甸舉行大選,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在選舉中大勝,結束軍政府長達54年執政,其後由全國民主聯盟及軍方依照憲法組成政府。
由於緬甸憲法禁止擁有外籍子女5者擔任總統,翁山蘇姬因而出任國務資政,但實際上是國家領導人。然而好景不長,緬甸軍方在2021年2月1日發動軍事政變,翁山蘇姬等人遭到囚禁;同年12月,緬甸法院以「煽動罪」和「違反防疫規定」罪名成立,判處翁山蘇姬4年監禁,後減刑為2年。
軍政府藉武力把持政權
2021年2月起,緬甸軍方限制政黨活動,全國民主聯盟被嚴格限制發展,僅存軍方背景之聯邦鞏固發展黨及與軍方有淵源的小黨。由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擔任看守政府總理。
即使國際社會不斷呼籲軍政府停火,也對軍方高層展開嚴厲制裁,但緬甸軍方卻始終沒有放緩趨勢,更在2月1日宣布,將國家緊急狀態再延長半年。3月27日是緬甸的軍人節,軍政府選在首府奈比都舉行大規模閱兵儀式,8000名軍人、戰車與戰機參加慶祝建軍節的閱兵典禮;敏昂萊在演說中,再度強調為了維持國家穩定,必須剷除所有民主派勢力,試圖合理化在各地的鎮壓行動。
俄「中」抱團奪取政經利益
2021年2月,緬甸軍事政變後,日本與歐美等國都大力譴責,並要求釋放翁山蘇姬等人。今年2月,政變屆滿2週年,美國財政部祭出最新制裁措施,包括緬甸能源部長、國有企業2名高級官員,為軍政府提供武器的相關人士也難逃制裁;但面對西方制裁,緬甸軍方顯得肆無忌憚,之所以無懼制裁,主因中共與俄羅斯支持。
由於緬甸在軍政府執政期間,長期遭到西方國家制裁,緬甸獨裁政府因而向莫斯科與北京靠攏,不僅在外交上尋求支持,也向其購買軍事裝備。緬甸陸軍的戰車、裝甲運兵車為中共提供;空軍主要任務為打擊邊境分裂主義分子與鎮暴,配備中共製殲7戰機、強5攻擊機,以及俄羅斯Mi-17多用途直升機。
2021年政變發生後,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已3度訪問莫斯科。去年2月,俄羅斯揮兵入侵烏克蘭,緬甸軍政府稱「莫斯科為維護主權盡了自己的責任」,成為東南亞唯一支持俄羅斯入侵的國家,緬甸也獲得俄羅斯的石油回報。
另外,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院的數據,從2001年至2021年初,緬甸向俄羅斯購買了17億美元軍火,與向中共採購的金額相當。緬甸在2018年文人政府執政期間,向俄國訂購6架Su-30戰機,敏昂萊訪俄行程也參觀生產Su-30戰機工廠。
緬甸與俄羅斯都受到國際社會孤立,互相「抱團取暖」擴大合作,如今且擴展到金融領域,兩國都盼有朝一日能建立不依賴美元的金融體系。
中共推「一帶一路」陷窘境
緬甸的地理位置介於東南亞與南亞之間,且濱臨印度洋,是中東、南亞、東南亞往訪中國大陸之間的重要貿易樞紐,北京因此將緬甸視為解決「麻六甲困境」的關鍵。為避免中東能源進口受到阻礙,緬「中」經濟走廊上興建皎漂港與通往雲南昆明的緬「中」油氣管道,中共持續與緬甸軍方維持良好關係一大目的,不外乎就是要確保緬「中」油氣管道安全。
翁山蘇姬政府執政期間,緬甸同意中共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興建一條縱貫該國領土長達1700公里的「人字形」經濟走廊。中共在緬甸的「一帶一路」計畫將興建多條新道路及鐵路,包括連接曼德勒與雲南的高速鐵路,以及一系列新一代發電設施和工業園區,並將擴建皎漂港。
不過,在翁山蘇姬政府遭推翻後,讓緬甸「一帶一路」發展出現變數。中共「一帶一路」倡議讓許多國家陷入債務陷阱,導致基礎建設遭到中共控制,讓緬甸軍方顧慮可能侵犯國家主權,而重新評估是否繼續推動。
事實上,中共在緬甸推展「一帶一路」計畫至今仍是原地踏步,原因包括部分「一帶一路」經過的地區,武力衝突未曾停歇,中共興建的基礎設施正好容易成為叛軍攻擊的目標;「一帶一路」推動的大型建設也引發環保問題,引發當地民眾反彈,加上中共支持獨裁的軍事政權,日積月累引發緬甸人民對中共的怒火,讓建設難以推動。
中共是緬甸最大投資國之一,但卻不利用影響力協助緬甸重回民主之路,而是不顧緬甸人民受苦,持續支持軍政府,目的是避免緬甸再度出現親西方的文人政府,損害中共利益。但緬甸軍方與人民都對「一帶一路」有所顧慮,勢必讓中共在緬甸問題上陷入進退維谷的局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