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一步加深歐洲國家擔憂,法國總統馬克宏3月提出法國計畫延伸核保護傘,以保護歐洲國家構想,引起歐盟國家熱議,同時引發俄國不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隨即而來的是美蘇對抗的冷戰局勢,為奉行集體防衛,美、英、法等國在1949年4月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的任務被定義為保護西方民主價值共同體國家免受蘇聯侵略,並與1955年成立的華沙公約組織對抗。
核武自主 建構威懾力量
戴高樂將軍在二戰期間,曾領導自由法國對抗納粹德國。1958年,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發生暴動,國民議會被迫授予戴高樂全權。在法國制定新憲法後,戴高樂於1959年當選法國首任總統。法國在其領導下推行戴高樂主義,也就是大法蘭西必須成為獨立自主強權的價值觀,經濟、軍事、外交不可過度依附於某個國家或某個群體,戴高樂主義影響法國對外軍事、外交政策近半世紀。
戴高樂同時認為法國沒有核武,就不能成為一個獨立國家。二戰前,法國即開始進行核能研究,向納粹德國投降後,核能科學家紛紛逃亡海外,直至二戰結束才重新恢復核能研究。在美國、蘇聯與英國等二戰戰勝國先後成功進行原子彈試爆後,法國加緊研究。1960年2月,在阿爾及利亞完成核試爆,成為第4個躋身核武俱樂部的國家。
完成核試爆後,法國更加堅定打造彈道飛彈、核轟炸機、核潛艦「三位一體」的核威懾戰略。為保障法國軍事獨立性與對核武器最高指揮權,戴高樂拒絕與北約任何軍事合作,並於1966年退出北約軍事指揮機構。
1991年,蘇聯解體、華沙公約組織解散,北約失去當初成立的目標,但緊接而來面對的是恐怖主義、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失敗國家引發失序造成的挑戰,因而更加關注反恐、維護和平等全球性問題;法國也開始思考如何透過北約獲得更大影響力。
法國雖退出北約軍事指揮系統,但仍承擔北約非軍事預算15%。1990年代初期起,法國積極向北約靠攏。1992年,法國單獨干涉波士尼亞內戰失敗後,就將駐紮波士尼亞軍隊交給北約指揮。
為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多影響力,離開北約43年後,法國在2009年薩科奇執政期間重返北約,此舉也獲得北約成員國歡迎。面對國內拋棄戴高樂主義的質疑,薩科奇強調法國的軍事獨立、核武獨立性皆不受影響。
法國與英國是唯二擁有核武器的歐洲北約國家。法國每年花費約56億歐元維護核武庫,至2023年,法國擁有約290枚核彈頭,可從本土起飛的戰機或潛艦發射;英國約有250枚。不過,法國核武完全獨立研發,而英國則依賴美國提供技術支援。
今年3月6日,馬克宏在歐盟峰會中提出,在這個高度不確定性的新時代,法國核威懾力量可被納入「其他歐洲國家的防禦體系」。不過,這番說法於國內引發質疑,聲稱法國在考慮「共享」核武庫。國防部長勒科爾尼則明確表示:「核威懾力量屬於法國,且將永遠屬於法國,核武從設計、生產到運作,均需由總統決定。」
法國提出核威懾並非新概念。1964年,戴高樂曾明確表示,若蘇聯進攻西德等情況發生,法國將視作自身安全遭受威脅。
增加部署 搭配飆風出擊
在馬克宏提議給歐洲盟友核保護傘之後,3月18日前往距離德國邊境200公里的盧克瑟伊萊班空軍基地視察,並宣布將投資近15億歐元(約新臺幣545億元)用於改造這座空軍基地,使其能夠部署核武器,並可增加法國核彈頭數量。
法國現在共有3個空軍基地配備核武器儲存設施,包括聖迪澤、伊斯特爾和阿沃德,共部署約50架雙座型「飆風」B型戰機,搭配ASMP-A超音速巡弋飛彈,該款巡弋飛彈最大射程500公里,作為法國核打擊骨幹。
盧克瑟伊萊班將成為法國第4座具備核攻擊能力的空軍基地,計畫將配備最新型「飆風」F5戰機,搭配ASN4G(第4代機載型巡弋飛彈),該型飛彈可搭載核武,以7至8倍音速極音速飛行,最大射程1000公里,ASN4G飛彈預計2035年交付。首個「飆風」中隊將於2032年於盧克瑟伊萊班部署,次年投入使用;第2個中隊則於2036年投入使用。
多重受限 北約仍倚賴美
對於法國增強核武器庫,克里姆林宮警告不要拿核相關言論來威脅俄國,甚至提及法國軍事家拿破崙企圖征服俄國卻失敗的往事。
尤其美國提供南韓、日本與歐洲核保護傘,並在歐洲部署核武。在美國總統川普今年上任後,歐洲國家擔心美國會將戰略重心轉往印太地區,專心對抗中共軍事威脅,在俄國威脅仍在情況下,減少對歐洲的軍事部署。
英國脫歐後,法國成為歐盟唯一擁有核武的國家,然而,法國的核武庫存維持在最低必要水準,僅限於自衛情況下才會動用。與美、俄兩國擁有5000枚以上核彈頭相較,法國核武數量偏少許多,對俄國的威懾有限。
要提升核武數量,就必須投入鉅額資金製造與維護,法國要增加100枚核武須花費10年時間,當前,歐盟國家都面臨嚴峻財政壓力,難以協助法國進一步增強核威懾能力,因此,美國建立的核武威攝體系依舊難以取代。
馬克宏提出核保護傘倡議,象徵法國重返北約後,試圖爭取領導地位。不過,法國受限於本身核規範,禁止將核武部署於本土外,同時礙於財政限制,難以在短期內大幅增加核彈頭數量,面對俄國的5580枚核彈頭,北約國家仍無法擺脫對美國核保護傘的依賴。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