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軍武/守護領空半世紀 RF-5E戰機7/4將隆重除役

 高層拍板定案,在我國空軍服役逾半世紀的F-5E/F系列戰機,將在7月4日於空軍花蓮基地隆重舉行除役典禮。據了解,典禮將進行5機編隊衝場外,還將有裝備暨文史展示拍攝,空軍近日也在積極綵排。

台灣成全球最大虎式戰機使用國

F-5E/F老虎二式(Tiger II)戰機改良自F-5A/B自由鬥士(Freedom Fighter)戰機,為美國諾斯洛普公司(Northrop Corporation)在1970年代推出的輕型戰機,主攻外銷市場。

1965年11月,美國陸續軍援我國92架單座F-5A與23架雙座F-5B,取代老舊的F-86「軍刀」戰機。越戰期間,美國不僅讓F-5A戰機投入戰場,也軍援南越空軍F-5A戰機。1972年,空軍應美國要求國軍將50架F-5A/B戰機交由越南空軍使用,美軍允諾提供最新型F-5E/F戰機作為補足我空軍戰機之不足,F-5E為單座機、F-5F則為雙座機。

1973年航發中心(現改制為漢翔公司)諾斯洛普公司簽訂協議,獲得授權生產F-5E/F戰機,從此開啟我國空軍使用F-5E/F戰機為主力的時代,最後一架F-5E/F戰機於1982年出廠。

全球F-5E/F系列一共生產約1400架,包括韓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巴西、沙烏地阿拉伯、美國、伊朗、巴林、瑞士、智利、伊朗與中華民國等21個使用國。中華民國空軍共接收308架F-5E/F戰機,佔全球生產量約1/4,連同美國援助共336架,成為全球最大F-5E/F戰機使用國。

F-5E/F在我國空軍服役期間未有擊落敵機紀錄,但在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期間,正值F-104機服役末期及二代機成軍前的青黃不接階段,F-5.E/F是當時國軍戰力最強戰機。F-5E/F在我國空軍服役期間共發生兩次飛行員叛逃事件,1981年8月8日,黃植誠駕F-5F叛逃(編號5361),該機陳列於北京昌平小湯山的中國航空博物館;1989年2月21日,林賢順駕F-5E叛逃(編號號5120),人員因油盡棄機跳傘,飛機墜毀於廣東省豐順縣。

委托新加坡改裝RF-5E偵察幾

在空軍引進二代機後,漢翔曾經推出老虎2000(Tiger 2000)型升級案,試圖升級F-5E/F戰機,但是最後未獲空軍採用。在RF-104戰機除役後,失去專業偵察機的中華民國空軍決定將飛行時數較少的7架F-5E改裝為偵察機。雖然漢翔積極爭取,空軍最後是透過新加坡宇航,將7架F-5E改裝成RF-5E偵照機。RF-5E曾在1999年921大地震、2008年八八風災期間出動拍攝受災情形以供搶救單位參考。

RF-5E跟F-5E最大差別在於機鼻外型,拆除原有的 AN/APQ-159 (V5)雷達和右側1門M39A3 20公釐機砲作為安置偵照設備的偵照艙,在偵照機鼻艙上,設置有前斜向一個、下方三個偵照窗口,可裝載KA-95低高度廣角相機、KA-87D前視相機和RS-710E 紅外線照相機,機首也比F-5E增長8英吋。

隨著1990年代陸續引進F-16、幻象2000與IDF經國號戰機等新一代戰機,F-5E/F從第一線作戰任務中退下來,部署於台東志航基地擔任新進飛行員下基地時操作的部訓機,空軍原本預計2020年將F-5E/F戰機除役,但是為了發展高教機而延後除役時間,於2023年底解除戰備,僅保留部分F-5F雙座戰機與RF-5偵照機仍在服役。

連同RF-5E偵照機,空軍F-5E/F戰機至2023年約剩43架仍在服役。僅管F-5E/F戰機進入服役末期,但為提升F-5E/F戰機飛行員緊急狀態下逃生機率,空軍仍在2021年3月簽約採購馬丁貝克公司生產的Mk16彈射椅,總共採購70張彈射椅,已於2022年全數更換完畢。


原文連結

留言